老小孩是我的母上大人,今年六十九岁。姓孙,孙悟空的孙,她既有孙大圣一般的旺盛精力,又有比孙大圣还要重的好奇心,更有惊人的学习力。
时代限制,她只上过两年半的小学。但是她在生活中见着不认识的字,就会请教他人,还常常通过电影电视广告等途径识字。因此,她能写出几十篇给儿女孙辈们的长信,也不足为奇。
她年青时的折腾壮举数不胜数。快七十的人,仍然不让人省心。
看见别人骑三轮车,她没有跟儿女招呼,悄悄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自学成才,跑得飞快,有一次差点摔伤,吓得我们赶紧把车送人。
看见别人打手套,她又去倒腾。等我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有两部缝纫机,是用打手套的钱买回来的。我们一回家,她就在我们面前炫技,说她打手套的技术多好,速度多快。
因为她年轻时熬夜给家人做鞋伤了眼睛,打手套伤视力,我们都劝她不要再打手套了,零花钱我们加倍给。大家怎么劝也劝不住,因为这不是钱的问题。我只好下最后通牒:如果你还打手套,我直接过来把你的两台缝纫机给扔掉。你以后想玩一下缝纫机的机会都没有了。
她最宠小女儿,也最怕小女儿,知道我会说到做到。为了保住她的缝纫机,她终于停止了疯狂的打手套行动。
又玩儿什么呢?手机!她嚷着要了一个智能手机,微信,抖音,照相,听歌,跟着视频做保健操,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不会就问我,我可得罪不起老小孩,只有耐心地反复教她。
教她在微信里用语音和视频,本来是考虑她年龄大了,这样方便很多。她不满足,非要学习写字,还振振有词地说:“你看,我又可以新学好多字呢!”
因为多种原因,我只带她出门玩过两次。第一次坐高铁去了青城山和都江堰。第二次是去年冬天陪她坐飞机去了三亚。
“我傍到幺女儿享福啦!坐了高铁,还坐了飞机。”
“有机会我再带你去国外看看。”
“真的啊?那简直是天大的福气啦!”
当她知道我策划此次出游,兴奋不已,隔三差五地问我:“啥时候动身?”
其实,她的记性超级好,哪怕是几十年前芝麻绿豆大的事情,她也可以说上几天几夜不重复。一大家子人的电话号码,她张口就来。
我当然知道她只是想确认心里的那种幸福感,每一次都认认真真地回答她。然后她就心满意足地干自己的事情去了。
前几周,因为她的倔强,坚决不戴口罩,两次流感都被她撞上了,最后引发血压升高,头晕眼花。
她的情绪很低落:“我幺女带我出国呢!怎么就生病了呢?我没有得过高血压啊?我们祖上也没有人得高血压啊!”
“你乖乖听话,好好养身体,等血压稳定下来,我还是可以带你出国。”
为了这次出行,她从未有过的乖,不再折腾自己,很快血压稳定下来了。我带到华西医院做了检查,没有什么大问题,于是按计划出游越南。
前天就开始在家收拾出门的东西。昨天,二哥打电话给她,因为她身体不好,不同意她出游。老小孩激动得拿着手机挥舞双臂:“我身体好得很呢!可以去的!可以去的!”全然不知手机上下挥舞,视频那头的儿子根本看不到她。
我忍着笑跟哥哥们沟通了妈妈的身体情况。老小孩听到我说会带着她出门,眉开眼笑。
上午,老小孩又在家仔仔细细地检查自己的行李,顺便操心我的行李,挡都挡不住。
临出门,反复问我:“打到车没有?”我只有极其认真且肯定地回答她。
飞机晚点一个小时,她在候机大厅东看看西看看,丝毫不觉得无聊。当然,提前和她约定,她的活动范围必须在我的视力范围内。她是遵守规则的典范。
登机后,我刻意选了窗口座位留给她。
“第二次坐飞机,好好耍。”她小声跟我说。在公众场所,她绝对不会大声说话的。虽然生活在农村,我们小时候接受的却是严格的公德教育。
她专注于打探飞机外面的未知世界,我沉浸在自己的书里。
餐食端上来,她的胃口极好,不但吃了自己那一份,还吃掉了我那一份里的面包。
下飞机,坐车去酒店,排队登记,花了近一个小时,我有些绷不住了,老小孩还精神抖擞,真是佩服。
晚上十点半,老小孩兴奋了一天,洗洗,倒头大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