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句话研究起来有一个问题,是诗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文化,在文学的境界上,有一个演变发展的程序,大体的情形,是所谓汉文,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到了清朝,我认为是对联,尤其像中兴名将曾国藩,左宗棠这班人把对联发展到了最高点,我们中国几千年文学形式的演变,大概是如此。
今天中午有位学者,谈到很多人写作的东西,他说过去看了一些作品,马马虎虎过得去,还不注意。现在看一些作品可难了。他这话是真的,有些人有文学家的天才,随便写几句,从笔调上一看,就知道他在文学上一定会有成就,也有的人力学一辈子,也不能变成文学家,虽然写文章写的蛮好,但是他到不了那个程度。怎么下功夫都无法突破他们自己的那一个极限,他的文章始终只是一个科学家的文章。所以看科学的书,没有办法看的有趣味。我曾经对学生说,你教化学的,如配合文学手法来教,会比较成功。科学本身很枯燥,所以最好把他讲的有趣味。比如对一个公式,先不要讲公式,讲别的有趣的,最后再说明这个有趣的事跟某一公式的原理是一样的,听的人就可以贯通,结果有几个学生用这个方法教,的确很成功,但现在中国文学正在剧变当中,还找不出一个法则来。
至于诗,过去我们读书,没有人不是在小学就开始学诗的,每一个人都会作诗,不过是不是一个诗人,是另一个问题,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对诗的教育这样重视,这是个大问题。下面第二篇,为政里就有一个要点,说明这个道理,一般人通常认为,作诗就是无病呻吟,变成师匠。从前也有人打趣这种诗,所谓“关门闭户掩柴扉”,关门就是闭户,闭户也是关门,掩柴扉还是关门。平仄很对,韵脚也对,但是把它凑拢来,一点道理也没有。这就是无病呻吟,这样的文学,实在有问题,都变成关门闭户掩柴扉了。
过去还有一个笑话,在几十年前,有一种所谓厕所文学。在江南一带,像茶馆等公共厕所的墙上,乱七八糟的句子,写的很多,这些字句,无以名之,有人就称它为厕所文化,有人看了这些文字,实在看不下去,也写了一首诗,这首诗也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文学的末流。原句是“从来未识诗人面,今识诗人丈八长,不是诗人丈八长,如何放屁在高墙?这是当时批评厕所文学的滑稽之作,像这类衰败的情形,我们现在看来很平常,但当时却很严重。所以当时不得不提倡革命,那时文学文化的问题,是非常严重。那些无病呻吟的诗,衰败的东西太多了,像这一类含义的笑话,实在太多,所以后来五四运动的时候,要打倒旧文化,固然打错了,可是这个错误,实在也不能完全由当时动手打的人担负起来。这个错误是那个时代,由历史的包袱给他们的压力造成的。
这里孔子对子贡说的话。点了诗的道理是什么,作诗学诗的人,并不光想做一个诗人,否则当诗人就要被骂如何放屁在高墙。所以诗的目的,并不是专搞文学,其中所含的道理非常重要。关于诗的 文化,孔子在下一篇说了,在这里他告诉子贡,读了诗,并不是教你变成酸溜溜的书呆子,一定要告诸往而知来者。岂但作诗,我们读历史也一样,我们为什么要读历史,现在大学里的历史系,历史研究所的研读历史,虽然拿到好成绩,但对做人做事,一点用处都没有,我们中国人过去读历史,主张要学以致用,它的精神就是告诸往而知来者。懂了过去就要知道未来,这就是诗的 精神。
到了最好,是这一篇的结论了。大家很容易的看出来,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的开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看这一篇文章又是怎么作结论?恰恰好头尾相顾,最后一句怎么说呢?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是学而这一篇的精神所系,他说一个人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怕你自己不了解别人。这就归结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人们都有的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i错了一句话,脸红了,但三秒钟之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个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人就是这样,所以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就不去考虑了,所以学而这一篇的宗旨,最后的一个点,以本篇每一节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重点。这个结论的重点就是你是否了解别人,于是这一篇做学问的目的,到这里得到结论,整个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