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战国时期,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国力强盛,却在邻国屡屡进犯时低调不发。至淳于髡敢于上谏,齐威王讲出了这句千古名言,随后,齐国后发制人,继续称霸中原36年。
而在汽车市场内,2020年也或许可以被称为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变革之年。造车新势力多数黯然离场,仅剩两三家进入下一阶段;特斯拉来势汹汹,自降身段打起价格战;而合资品牌们则终于上岸,正式加入了这场突围战。
在最后一个阵营中,最令人期待的莫过于大众的战略落地。早在数年之前,其"激进"的电动化战略就大有来势汹汹之感。如今,这一战略终于要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落地,而在中国打响第一枪的,依然是已有36年历史的上汽大众。
上海出发,中国市场再迎"大众时刻"
2019年11月8日,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正式落成。这不仅是这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首个MEB工厂,更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专为MEB平台生产而全新建造的工厂。而在不久后的10月,它将正式开始投产大众品牌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ID.系列。
一个如此重要的战略落地时刻,大众为什么再次选择了上汽?首先,上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作为新能源与高科技推广的绝佳先天优势;再者,作为大众在华首个成立的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不仅有着丰富的资历,更有着一份耀眼的成绩单。
从朗逸、桑塔纳、帕萨特等轿车市场冠军单品,到率先导入途观家族SUV,为大众在这一主战场上占领优势,再到近期上市首款大众品牌高端商务MPV威然,不难发现,大众的每一个重要战略落地都与上汽大众息息相关。
深耕中国市场35年、坐拥超过2100万用户,上汽大众对于中国市场的了解程度,是其他合资品牌难以企及的,更是开启电动车这片崭新战场的必备条件。
谋定后动,大众新能源的"快"与"慢"
正如开头故事所说的那样。对于大众这样规模宏大,体量惊人的汽车企业来说,转型要经过重重环节考验。但也正因其丰富的积累和庞大的规模,使其在转身之后更容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纵观前两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不难看出政策激励下的乱象凸显。许多车企为了赶上补贴的东风,不惜大力推广"油改电"、"低俗电动车"等质量参差不齐的产品,而在这样的氛围下,没有一家车企能够做到不靠补贴在新能源市场盈利。
相比之下,上汽大众与许多合资品牌都显得更加"沉得住气"。 企业的目标很清晰——2025年成为电动汽车领先者,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则必须首先将一切条件备齐。
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同于许多产品上市后工厂却还未能开工的造车新势力们,上汽大众首先花了两年时间低调布局——打造全新的MEB平台新能源汽车工厂。
什么是MEB?如果对大众平台有所了解,应该可以准确地说出它的名字——电动车模块化平台。作为大众首款为大规模生产而开发的纯电动车平台,它具有极高的灵活性:电池组扩展性极强,可根据不同车型的用途配置不同的电池选项,最高续航里程超过550公里;电池包整体嵌入车底中央,可实现接近50:50的最佳前后重量分配;高性能快充系统可在15-30分钟内充满80%的电量。
不仅如此,走进上汽大众的全新MEB工厂,我们还能看到超过1400台工业机器人,且制造全过程高度智能化和数字化,令其成为了国内目前效率最高的工厂。
正如MEB新工厂的高效一样,在装备整齐之后,上汽大众的新能源之路也即将按下快进键,通过工厂迅速投产以及每年一款MEB平台新车型的落地计划,其后发制人的战略已箭在弦上。而在这条最大的"鲶鱼"进入池塘后,新能源市场接下来格局走向变化也正变得更加有趣。
转自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