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1 祂=生命力/爱/真理
祂的旨意就是宽恕,就是合一,就是回归心灵的圆满平安喜悦幸福。
小我的目标就是分裂、追求特殊性、就是攻击和防卫,就是怨尤和定罪。
2 许多的问题都是头脑创造出来的。当我们从繁忙的头脑回到安定的心,一些问题就开始在消融了。
3 对话Shiiva之50摘抄
事实上,第一,每个人事物都在帮助你,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经由你的意愿,你的选择,祂特意安排,为你定制,“为你而来”的。第二,虚构与臆想这个东西,每时每刻都存在。连这个世界都是被想象出来的,而在此基础上你还想获得什么真东西吗?
除了你自己,谁又真正需要你的交代呢?你认为自己必须在别人面前变得完美无瑕、毫无错漏、永远是对的和清白的,才值得被爱,这一套鬼逻辑是哪里来的?
有时候,“去他的”会是很值得去尝试的态度。
停止从他人的眼睛去看自己,不要把原本和你无关的事缠绕在自己身上并因此所苦。你的记忆力蛮好的,但有时要学会忘记——过去的就过去吧。你会发现,很多事对你不重要,对于他人其实也不重要。
只要追逐特殊性,你就会受苦,无论你是比对方更失败、或更优越。
你在生命中拼命躲开的“坏事”,在另一个层次上可能是恩典,因为它为你的更高利益服务——帮你从梦中醒来。而你所想要追逐的“好事”,则让你陷入更深的沉睡(自我陶醉)——后面跟着噩梦。
究竟来说,没什么是错误的。
4 当你感到自己一无所知时,你才会敞开自己去迎接超越个人的爱、智慧和慈悲之流。你回归到天真与无知,信任及接受更大的我来运作,而不是你的小我来运作。
这是生命真正的奇迹——你将与更广袤的生命协同共创,在灵魂意识的引导下,尽情欣赏宇宙自然的创造之妙,逐渐觉知到更大的意识境界。
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过往的经历,而我们要做的,是于当下结束并转化累积下来的伤痛。
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填补你内心的空洞,除非你看见内在本然具足的爱和安全感。
放下一切的焦虑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生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不要沉迷于过去,而是要学会以爱转化和疗愈,展现你真正内在的核心——当你顺应生命的流动,以敞开的心观察自己的反应和模式时,你会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加放松和轻盈;如实如是地接纳生命自然的流动。如此,疗愈将会是自然发生的。
以真实和温柔的方式感受你内心最深处的愿望,聚焦于让自己深感喜悦的事情。
在世间行走,你要学会放过自己,接纳自己犯错的可能性,不要因为犯错就对自己开展批判,你要知道生命的每一步都是有意义的,每次经历中你都在积累成长的经验。
灵感和启示会以最合适你的方式,或者你能够接受的方式出现在你的生命中。
即使前方充满未知也不必惊慌,因为充满爱与善的超个人力量将会随时随地协助你、启迪你、支持你。
生命更加美好的层面,来自信任自己、尊重感觉、连接彼此,并最终能够懂得信任自己与祂的深度连接。
5 不管你跟谁在一起,它们的功能都是一个,就是作为你的一面镜子。从头到尾作为你的镜子,你内在有什么样的小我,他们会如实帮你反映出来。
但是你宽恕(爱,不评判不比较不定罪)了,他们也会把你的宽恕,包括你内在的平安喜悦反映出来。
6 之所以说你不是独自一人,是要强调你内在有内在导师,内在导师是你的神圣的友伴,祂绝对不会让你孤苦无依,就是说你不会无依无靠。
内在导师才是我们真正能够依靠的对象,这是一个无常的世界,说明这个世界一切的人事境,根本就没有真正可靠的东西。
什么叫做四海之内皆弟兄?任何人都可以把他当成是你的家人一样交流,而不是把他们看成是陌生人。
7 允许一切,任由发生。
接纳的,而不是批判的。
包容的,而不是指责的。
和解的,而不是对抗的。
解脱的,而不是捆绑的。
一体的,而不是分裂的。
平等的,而不分别不比较的。
灵活的,而不是固执的。
有趣的,而不是沉闷的。
安静的,流动的,鲜活的,变化的。
享受,但不占有。
使用,但明白没有任何东西属于你,包括你自己。
不刻意,不强求,不预设,不贪抓;随时而至,随缘而生,随机而悟,随性而行。轻松快乐,平安康喜。
8 你本身就有创造能力,你无时不刻都在创造。
你要喜悦,怎么办?
创造喜悦,给出喜悦。
你要悲伤,给出抱怨;
你要痛苦,给出攻击;
你要罪咎,给出批判;
你要丰盛富足,给出丰盛富足。
感受创造的喜悦,感受被造的平安。善祖不负责你的创造,祂只负责你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