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这回补出上回薛蟠打死人的过程。薛蟠因不满头天拿眼瞟蒋玉菡的当槽儿的,第二天再去时用酒碗砸死了他。薛姨妈托王夫人转求贾政帮忙,贾政只说情不提钱,薛姨妈不放心,还是找凤姐托贾琏给知县花了几千银子,才把知县买通。钱能通神,薛家使钱,死罪转活。
贾政不是会办这种事的人。
薛蟠杀人案的审理过程,跟他前次杀人贾雨村审案场景差不多,只是没有门子,也没那次有意思。这个知县更是假模假式,尽显贪官情状。
从知县这边提周妃薨逝,是元妃结局引子,又宝钗补叙算命一事,也是判词里面的“虎兔相逢大梦归”,为次年元妃薨逝埋根。
贾母梦元妃说"荣华易尽",不是梦境,是预兆。
蒋玉函久不提起,今离聘娶袭人,相隔应该不远了,因借薛蟠途遇,邀同饮酒叙及,并宝玉闻知问袭人红汗巾还在不在,惹袭人又说了一顿,又预兆一次两个人将是一对。
薛蟠再不蹦达了,把自己蹦到命快没了。薛蟠现在这个样子,绝对跟薛姨妈从小的纵容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常听到说,母亲的层次,决定孩子的未来。这话虽然绝对些,一个人的未来决定因素太多了,不过大体是不错的,说明母亲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性。
红楼梦里,母子的组合很多。王夫人和贾宝玉,赵姨娘和贾环,薛姨妈和薛蟠,李纨和贾兰。还有贾母和贾赦贾政等。
这些母亲,都比不上一个赖嬷嬷成功。赖嬷嬷的人生无疑是很成功的,不但职场成功,还是个成功的母亲。赖嬷嬷年轻时候应该是伺候过贾母的,或者就相当于现在鸳鸯这个角色,那时贾母也还年轻,是当家理事的年轻媳妇,她手底下的大丫鬟就如同平儿,地位和权柄都是有的,自然能力和眼界也不会差。
赖大赖二是赖嬷嬷的两个儿子,后来分别是荣府和宁府的大管家。赖尚荣是她的孙子,从小放出去念书,当了官了,这就比贾府的小一辈子的正经主子们还强些。从她说教育孙子的话,就知道她极明白,而且低调。她看到宝玉,提到贾府对后辈的教育问题,似乎是一代不如一代的样子。并说贾珍管儿子倒有先祖的气势,像审贼的一样,就是管不到点子上,他也不管管他自己。这话说得多痛快,连贾母都不曾这样说过。
有这样的母亲,教育出来的孩子怎么能不好呢。
薛姨妈守寡,守着一个儿子和家里产业过日子,对儿子不免溺爱过度,因为这个儿子对她的后半生太重要了。最后薛蟠变成这副德行。
后半回宝玉去看黛玉,黛玉居然会弹琴,前面从来没提起,如宝玉说的,有本事怎么藏着呢?就像一个认识了很久的熟人,突然发现她还有这样的才能,我也很惊讶的。
大观园里没见谁会弹琴,倒是贾珍的侍妾佩凤曾经吹笛。元春应该擅琴,贾家的这四位小姐,丫头的名字叫做琴棋书画,也应该对应这四位小姐各自的才艺特长。在宫里有个才艺讨好些。
黛玉向贾宝玉讲解琴书上的知识,讲得一本正经的,宝玉说学着玩玩呗,要那样认真起来,就没趣了。
宝玉不识琴谱,我也不识,想来跟五线谱似的。曾忆余初次见旧版拼音字母,也是一字不认识,且闻所未闻,以为是天书呢。我姥姥却认识,还听她跟个亲戚谈讲,那亲戚也是个小学老师,才知道原来用过的拼音字母长那个样子,拼音字母居然有那么一段历史。今读《红楼梦》,想宝玉恍如我昔年光景,为之哑然。
王夫人给宝、黛各送一盆兰花来,黛玉看兰花,想到“草木当春,花鲜叶茂,想我年纪尚小,便像三秋蒲柳。若是果能随愿,或者渐渐的好来,不然,只恐似那花柳残春,怎禁得风摧雨送。”
前面也有过黛玉觉得自己病已渐成,怕身不长久之语,似乎当时还挺坦然的,并不愁虑似的。年龄越大,反而没有之前豁达了。
无戒365挑战营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