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教授曾断言: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社会,也就有了比较。有从身体条件出发的,高矮胖瘦,到比家庭,比事业,比爱人,比金钱。我们在对比中焦虑,变得自卑。
在阿德勒教授看来,适量的自卑感是健康的,是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每个人生来都有追求优越性的倾向:孩子从爬行到蹒跚学步,从蹒跚学步到独立站立,再到学会语言与人交流。我们都有想要摆脱无力状态、追求进步的普遍欲求。
从更广大的视角来看,人的高矮胖瘦,贫穷富贵,均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但是这个道理很多人都不明白。
人人都或多过少有自卑感,但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从而产生了自卑情节,陷入了恶性的循环之中。
阿德勒教授同时认为自卑和自大是硬币的两面一体,只有自卑的人才会向他人夸耀,通常其变现形式有三种:1.权势张扬2.沉溺过去荣光3.夸耀不幸。因此,优越情结,其实是另一种自卑情节。
在社会中,人的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认识到这一点,可以知道,我们之所以有了比较,是因为我们把除我之外的人都看做了敌人。因此也无法真心地去赞美别人,因为别人拥有就相当于我们的失败。
其实人和人不存在优劣,人生而平等,比如,成人与婴儿,相差的只有经验和智力上的差别,但除此以外我们都是人。比较,竞争带来了只有痛苦。
竞争的可怕之处在于。即便不是败者,胜者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
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我们要做的只是超越自己,勇于面对人生的三大课题:工作、朋友和爱。
其中工作是最容易的课题,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人,都要和他合作完成工作。一旦等工作结束,你就可以自由地投身到其他的关系中去。
朋友,比工作,更具有广泛性,也更难于开始和维系。我们可以五湖四海皆兄弟,但是在我们的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挚友并不多的。
而爱就更难了,我们可能因为自卑情结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为了不和他建立关系(目的),捏造或放大他的一些缺点让你无法忍受。为了不去工作,得到家人的关心,干脆不去工作,整天待在家里。这就是人生谎言。
《被讨厌的勇气》的一书作者曾说过,个体心理学又被称作勇气心理学。我们不是将那些通过人生谎言来逃避现实的人称作恶,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善”。而个体心理学教给我们勇气去克服懦弱,积极的面对自己的人生课题,这是我认为它对我最大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