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的书法老师杨根源
杨根源,一位德才兼备且风趣幽默的书法教师。他出生于贫寒家庭,曾当过兵,现从事银行职业。凭借着对书法的一腔热情,他自小便走上了书法研习之路。几十年来,他执着而勤奋地研习骆恒光、米芾、杨维桢等大家名帖,博采众长,创作了独具特色的“铁崖体” 风格,在目前中国书法界可算是首屈一指。
结缘老师:源于气场与风格
与杨老师认识应该是一种缘分!起初是为了给女儿练习一手拿得出去的好字,更为了她能很好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提高个人的艺术涵养。就此我穿梭于仙居的大街小巷,寻求一位自身素质过硬,又能引领女儿走地更远的书法老师。一个机缘巧合,我走进杨根源青少年书法培训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师生书法作品展示,与其他单一字体练习的书法班一比较这里可算是书法超市,字体上有楷书、行书、隶属、篆书等,风格上又分颜体、欧体等等。孩子们同一研修班的书写风格又各不相同。可见老师教授的方法不拘一格,学生作品不拘泥简单的临摹,马上拍板孩子的书法老师就认杨老师啦。
刚刚开始,为了陪伴并辅导文静的女儿习书,我就充当学生坐在书法班里偷听老师上课。老师是绍兴诸暨人,为了让学生克服初学书法的枯燥,更为了让学生们保持对书法的兴趣,写得更好,上课时杨老师用温婉的诸暨口音教授孩子握笔姿势“姆与爸在一起……”风趣幽默的形象语言使孩子一听就懂。小朋友们最是喜欢的是杨老师作品完成后的点评环节,杨老师点评时都以表扬为主,总体评价:“啊那,比我都要好了”;细节点评:“这个字写得最漂亮了”、“这个字只要横稍微细一点就更好啦”、“这一撇粗半个笔画就好了”,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
不知不觉中他身上有一种特别的气场,把我吸引住,让我也深深的爱上杨老师的课,爱上书法,于是我决定选他做老师,跟他学习书法!当我告诉他因为我喜欢听他讲课,更敬佩他全面的书法才能想跟着他学习书法时,老师满口答应收我这个 “老”学生。
学习书法:不为书写而书写
跟老师学习,从他身上我最先体会到和学到的是研习书法人的素质。难以想象当今强烈追求物质生活的社会,人的心态浮躁,学术界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但是杨老师却全身心投入书法研究中,极具耐心、毅力与恒心。几十年来不断自我提高书法水平,在书法练习中融会贯通各家之长成就独具特色的“铁崖体”。这几年他又尝试书画结合,学习尝试绘画梅兰竹菊、写意山水,绘画中融入书法技巧,书法中吸收绘画技法,不断创新书画形式,也许不久的明天成为 “新齐平白”、“杨大师”。
除了从杨老师那里学到了做书法人的必备素质外,更让我明白了学书法不能为了书写而书写,要找到自己的研究兴趣所在以一种积极、热情的心态去学书法。还记得我刚刚开始学习书法时总是为写的不像而烦恼。杨老师知道后用平和的语气告诉我,写字前先读贴,用心读懂书家的笔意、笔法,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依样画葫芦,依样画葫芦最多只能做到形式。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书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融入生活:修身养性又怡情
杨老师的作品已经在书法界小有名气,但是还是坚持不懈地每天早晚创作,用一颗宁静致远的心,淡泊名与利,创办的杨根源青少年书法培训学校也是非常公益的。杨老师以一颗包容与大度的心为我指引书法之路,教我博采众长,从楷书到隶属、到行书,吸收两王之长等,并鼓励我结合绘画特长进行书法创作,书法就这样渐渐融入到我的生活中,不知不觉我和女儿在杨老师的书法班渡过了几个春秋,期间杨老师力推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展览等捷报频传。在杨老师的鼓励下我也参加了许多市县书法竞赛、展览等活动,还加入到女子书法协会。
一路的鲜花与荣誉让我有些沾沾自喜,当今年信心满满的投稿市书法展活动被刷下来时却给了我当头一棒,委屈、抱怨像倒垃圾一样倾向杨老师,杨老师并没有对我感同身受,而是很平静的对我说: “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黄帝内经》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书法能让人的心静下来,让学者通过学习书法凝神静虑,少躁动,修身养性怡情。书法作品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初衷啊!”杨老师看似批评又带有鼓励的话语让我重拾学习书法那颗热忱的心,从容平和面对自己今后的书法生活。
亦师亦友亦如父,他于无形当中给予我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对我的研习书法以及生活影响帮助很大。学习书法上他是师,为我的学习指明前进的方向;工作上他是友,告诉我应对困境的心态与方法;生活上他如父,教会我一些终身受用的道理,让我从中获益良多。我想在接下来的书法生活中,老师依旧会给我帮助,带我成长,感谢与杨老师的相遇,带领我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学生 应慧丽 2017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