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说的就是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为民主革命牺牲了。
他在中国救亡图存的道路上毫无畏惧,他写下许多的诗歌来抨击那个曾经黑暗的社会,我对他的《红烛》有一种由衷的敬佩。
他是以问答形式写下这首诗歌的
先是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
随后在第一段歌颂赞美红烛之红,诗人自比红烛。
二三段则是讴歌红烛自我牺牲之精神。
第四段激励红烛打破旧世界的牢笼。
五到七段赞美激励红烛奉献之精神。
到了八九也就是最后两段,揭示主旨,只求奉献,不问收获。
第一节诗人怀着寂寞的心情赞叹红烛。
第二,三节对红烛自我牺牲牲精神的欧歌。
第四节诗人对红烛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立。
第五节至第七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
第八九节,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鼓励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