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春随感
青春散场,不诉离殇。转眼毕业已近一年,《致青春》霸道的把那逝去的四年记忆,那似火的年华从心底抽离至心头。看着电影里喧闹的迎新生,参天的绿树,满满的回忆。。。犹记得7 8号楼斑驳的红砖墙,图书馆前一到这个季节开着粉红小花的女贞,3号楼满墙的爬山虎随风荡起涟漪,当然还有落英缤纷,恣肆风流的樱花道。。。电影褒贬不一,不过看过电影再看小说真真是极好的,因为电影给了我们人物的雏形,反正我是赞赏赵导的选角的,小说里更为丰富的情节场景我用杨子珊,赵又廷他们一干人等套用进去,仿佛眼前展开一幅鲜活的画卷,那冷傲孤峻的少年,衬衫永远纤尘不染,偏执的建造自己精确的人生大厦;那劲儿劲儿的玉面小飞龙,抬起满是蚊包的小腿,轻描淡写地说:没多久,也就等了两个半小时而已;那自信淡定的邻家大哥,笃定地断言:微微,他不适合你,他连自己都没有安全感;那美丽温婉的女子,为了维系摇摇欲坠异地恋,把大半周末假期都浪费在火车上,使得那列车几乎成了她的爱的专列。。。这些画面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拿来挥霍的,只有在那些年华,在古朴绿意的大学校园才会有那样纯粹又不顾一切的爱恨纠葛。那涌动的情愫,那不可言说的小尴尬小惊喜,那摸着石头过河的爱的启蒙,那决绝冲动试图毁灭一切的争执。或许若干年后,沧海桑田,心已被社会打磨的对任何事都波澜不惊,而那逝去的青春便如心起涟漪的引子,无论青春季是幸福抑或苦痛,都会让人无比亲切而怀恋。。。
不少人诟病这部电影的后半部,诟病这部电影的结尾,我觉得毫无必要,前半部诉说的大学生活,校园爱情,不仅忠于小说的情节,而且那才是青春的印记。青春就是那样不计后果,不顾结局,只追求纯粹的快乐,就如郑微回应别人安慰陈孝正离开她时说的那样:我吃了什么亏?谁拿枪逼着我了,别跟我唧唧歪歪的说吃亏,没谁逼良为娼,这事就图个你情我愿。我愿意傻,他愿意走,谁也不欠谁的……即使他走了,我那几年的快乐也不可能喂了狗。至于青春的结局,那就是不可逆的成长,或许攀到人生顶峰的我们遥看当初,会宛然一笑,笑自己傻,笑自己不现实,笑自己冲动,但无悔,因为那才是自己选择的青春,有着自己独有的烙印。
PS:欲罢不能的把《致青春》小说读完,内心涌动出许久未出现的写作的冲动,谈不上灵感,更多的只是自己对自己青春的诉说罢了。
——致翔宇已经逝去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