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特立独行的华夏文明》一书中,很多地方讨论到,以意识形态价值观,善恶为标准,人类历史各文明发展出两大路径文明类型—向善(和合共存为主)类文明,及向恶类(胜人利己为主)文明。
在《特立独行的华夏文明》关于文字演化章节(第二章)里。笔者讨论过,象形文字的出现,是世界各地进入农耕时代后,文字创造的普遍形态。而象形文字反映的古人对自然天真地直观认识的普遍现象。而这种天真的直观反映了一种内外价值观一致性所呈现出的认识通透性(内外价值观一致性是文明向善性的典型特征)。这就意味着,华夏文明这种价值观向善类文明,在人类早期,各地族群中存在的普遍性。
但是,历史的演进显示,代表人类强权意志的,以字母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文明族群,逐渐淘汰掉了大部分的代表直观自然的象形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族群。
人类数千年文明史,几乎仅存华夏文明一支,以向善价值观为主的文明类型。也就是说,仅以人类文明史而言,在人类大规模走出地球之前(至今而言)胜人向恶文明类型,在人类内部激烈竞争历史阶段,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在族群数量)。
而华夏文明能幸存至今,且不断复兴。就在于文明早期一系列特殊事件的实践下,华夏文明成功应对给后人留下的特殊历史遗泽。(见《特立独行的华夏文明》第二章)
有辽河红山文化开放先进政治理念与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先进生产力和平共存的融合。
有良渚文化吸收华夏先进文化,突破升华反哺华夏族。
以此让华夏族具备应对全球大洪水所以客观条件。
所以,在大约四千年前全球大洪水大考验中。华夏族成功完成尧舜禹(禅让)危机状态体制变革。并最终实现大禹治水的伟大历史功绩。
而基于此,夏商周先贤总结经验,构筑成华夏文明自强向善的核心理念。
在春秋战国时期,经历法家对华夏文明向善价值观严重颠覆,最终在汉朝形成了拨乱反正。
这一系列特殊的实践现象和结果的集合,才赋予了华夏文明强大的文明底蕴。这才在汉武帝后两千年,人类丝绸之路大历史中,华夏文明在绝大部分时间处于人类各族群中绝对领先的原因。
同样的,文明早期强大实践赋予了华夏文明强大基因。使得华夏文明能在后世不断朝代轮回,以及近现代处于短暂强势形态的西方文明不断欺凌打压下,重新复兴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