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要致广大而尽精微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致广大而尽精微’。”“致广大而尽精微”出自《礼记·中庸》,体现了儒家既尊奉道体之大,又穷尽道体之细,既从广大处着眼,又从精微处入手,从而于平实中达到高明的中庸智慧。这对于我们干部工作是非常有指导性意义的,启示我们干事创业要谋长远,也要抓好具体落实。
现实工作中,我们存在一些干部在大局方面把握不准,拘于小节,净做无用功;有些干部只重谋划,不抓落实,导致工作难以推进,工作效果低等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胸无大局,缺乏谋划能力;拘于细节,手中无办法,结果要么“方向不对,努力白费”,要么“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致广大要把准方向。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共产党人带领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这些都是以民族或人类整体利益为着眼点,不仅是“国之大者”,而且也是“德之大者”。领导干部的谋划能力,事关事业的成功。毛主席曾说过:“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高远的立意需要辅之以切实的方法,“致广大”必有“尽精微”协同,方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尽精微要狠抓落实。抓细才能抓具体、抓深入,关注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注大局、关注大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反,在细节上马马虎虎、大而化之,就会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恶果。把握事物本质需要明察秋毫地分析研判,更需要精微得当的辩证权衡,非尽精微不可得。无论处理大事小情,都必须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既要有对原则的坚定执守,还要根据不同情况创新应变,摒弃教条主义、经验主义,通权达变,才能既“致广大”又“尽精微”。
“致广大而尽精微”启示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须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国之大者”,保持战略定力。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局势变化灵活应变,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增强研判预判能力,谨慎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