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什么活儿?生涯规划师又如何做好高考志愿填报?
以前我只是觉得考生需要生涯规划理论来发现他们的兴趣、能力、价值观,通过生涯规划师帮助考生选择专业。最近通过刘润老师五分钟商学院的学习,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高考志愿填报跟生涯规划一样都属于咨询服务。
通常来说,有的东西用户很难学会,而且这辈子运用到的机会也会很少。所以一般人会放弃自我学习,当需要用的时候就买咨询服务去问专家,这就是咨询服务。而高考志愿填报这活儿,就是一般人很少用到的,一辈子可能也用不到几次,但学习起来时间成本就要花费很多的咨询服务。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从一个生涯规划师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高考志愿填报工作。
-01-信息收纳和测评
当一个新的咨询开始,可能我们做的第一步都是收集一些客户的信息,高考志愿填报也是如此,我们可以先从一份收纳表开始,其中包括客户的基本信息、高考各科的成绩、兴趣爱好、意向的专业、学校、地区和家庭情况等信息。你可以要客户自己填好,也可以和可以一起一边聊一边填,而我喜欢后者。
再来说说测评,现在很多网站都有针对高考生的霍兰德、MBTI、专业兴趣测评、职业兴趣测评等类似测评或者报告,建议选择靠谱的、广泛使用的平台,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在此推荐了。
从生涯规划师的角度,我们能帮客户更好的解答测评的结果,但要说的是,测评更多的是辅助,具体的填报工作和专业选择,还需要通过访谈进一步确认、充分了解后再做决定。
-02-客户访谈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访谈对象往往不止一个,这也是它的特色,因为高考对中国的孩子来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对一个家庭亦是如此。
每每跟客户访谈时,都是一家人齐齐的都来了,齐心协力,又各有心思。女儿想去外地,爸爸却希望把女儿留在身边,因为舍不得自己的小棉袄;女儿想学外国语言文学,妈妈却希望女儿学法学,因为家里有法律方面的资源;女儿想学生物工程,爸爸却希望他学临床医学,因为生物工程实在难找工作。一切答案都在一家人的互动中,这需要生涯规划师的细心观察,从每个温馨的细节里发现信息,而我们的访谈工作也因此更有意思,也会更有难度。
1、了解兴趣
我们可以从兴趣开始访谈,而作为一名生涯规划师,我们也能给客户更好的指导。访谈可以从职业兴趣岛开始,也可以从轻松简单的谈话开始,问问孩子平时喜欢干什么,有什么成就事件,然后继续5W提问,慢慢的问孩子喜欢的原因?具体是什么让你有成就感?通过逐步深入的了解,挖掘孩子真正的兴趣、能力等,然后结合客户收纳表的信息、霍兰德测评等相关测评,进行确认。
2、确定专业
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能力后,我们需要根据这些结合学科特点和孩子的成绩,帮助孩子来选择和确定专业。专业确认是幸苦的一环,因为咨询师需要为孩子解释500多个专业,非常考验咨询师的功底。最终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确认15-30个的专业甚至更多,然后把这些专业分为A、B、C三个优先等级或者进行一定的排序。最后不要忘记确认孩子有没有特别不愿意选择的专业。
3、院校选择
院校选择,根据孩子的专业和成绩,可以看看家长和孩子有没有特别意向的学校,作为志愿填报主要选择的院校。
4、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在充分了解了孩子的专业选择、院校选择后,你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家庭是选择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这是个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决策的问题,这个决定了在填报志愿时的策略和选择。
-03-正式填报
经过前面的一系列的访谈,咨询师确定了家庭对于专业、院校选择的基本情况,就可以开始为孩子做初步的志愿填报方案了,需要进一步结合院校的招生计划、往年招生分数线、考生的成绩和一分一段表、意向城市等。
1、院校填报策略
考生所选择的几个院校、专业之间要适当拉开差距,保持一定梯度,具体如下:
“冲一冲”:往年提档线比考生分数多1-6分,录取概率极低的院校;
“稳一稳”:往年提档线低于考生分数,但部分专业录取分高于考生专业分数;
“保一保”:可以保学校,也可以被全部意向或绝大部分意向专业录取,被意向专业录取概率高;
“垫一垫”:保底院校,考生分数线接近或超过院校提档的最高分,可以保学校,也可以保专业;
如选择专业优先的考生,建议少选择甚至不选择“冲一冲”的院校,如选择“冲一冲”的院校,(在服从专业调剂时)其招生计划内最好没有考生不愿意选择的专业。
2、专业填报策略
院校的选择需要保持梯度,专业的选择也一样,是需要保持梯度的,即专业1>专业2>专业3>专业4>专业5>专业6,根据院校的优势专业、一般专业和普通专业进行合理搭配再加上孩子的意向专业及顺序即可,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选择一个保底的专业,以免被院校录取后被调剂到不愿意选择的专业。最后笔者建议,平行志愿填报时选择服从专业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