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家总在厨房外面的院坝吃饭,对着天,对着地,吃得敞亮,再久都不会腻。
我们家门口是一条乡村小径,从村子的东面横穿到西面,村这头是田野,村那头是河堤。干活的人从那头走到这头,打鱼的从这头走到那头。
午饭时间,总有乡人在这小径走过,或是回家,或是去村那头的小卖部买酒。
听到有人走过的脚步声,第一个打招呼的是家里的大黄狗,它总是比我们先发现有人来。
听到黄狗的叫声,我们就都会抬头望着路口,看会是谁。
有时候是不熟的人,我们就简单的打招呼:“吃饭啦。”遇到比较熟的,我爸就会站起来,手臂一招:“来来来,过来喝酒,就在这吃饭。”有更熟的,他就干脆走过去硬生生的把人拉进来,让我妈起身拿碗筷,端凳子,还一边催促我说:“快去给表叔倒一杯酒来。”
乡村里的人都是这般热情,不拘小节,粗狂大方。他们身上自带一种从大自然吸取而来的真实又质朴的味道。
02
很多年前,有一个人,他穿着草鞋跟着春风漫走,路过了一个又一个小村落,那些村落满是自然生长的鲜花和绿柳。
他就遇到了一个热情的农夫,因为时值逼近春分时节的社日,农夫便连拉带扯的邀请他去家里尝尝去年冬天酿下的春酒。
农夫是个热情淳朴憨实的人,几杯下肚就微微发醉。人一醉,话就多,农夫使劲夸奖当地的长官,他这凡夫粗俗的老眼睛还从未见过这么好的人。
说着说着,农夫回过头去指着他的大儿子,给他介绍:他在兵队里是个弓弩手,划在飞骑军里,是没有更代的长期兵役,他已经在那服役很多个岁时了。前天他被放归回来从事农耕生产,刚好帮助我这个衰老的老田夫。这都得益于长官的政策好啊,给长期服役的士兵放假回来耕种。这真是很好的善举啊。就算苛捐杂税重得快压死我了,我也不会把家搬走了。如此好的势头,今年的社日一定要大大的热闹一番。你也能去吧?
农夫又大声喊叫妇人打开大酒瓶,还用更大的盆为他盛酒。他很是为这种扬扬的意气感动,感叹为官为政的首要就是爱民呀。农夫的话很多,虽然杂乱,但是始终在夸奖新的长官。
他清晨出游,偶然来到他家,没想到却从卯时喝酒到酋时。 长久的寄人篱下的他,尝遍了人间的冷暖,就更珍惜人家的热情,便不好意思拒绝农夫一再的挽留。农夫高声的叫家人去拿果栗,他几次起身告辞都被农夫拉住肘臂。农夫那指手划脚强留的无礼,在他看来,并未觉得粗鄙呆丑。月亮出来时农夫还一而再的遮拦他,还生气的责怪,喝酒就喝酒,干啥一直问喝了几升几斗?
于是这个人回去之后,就写了一首诗给那个长官,告知长官拉他喝酒的农夫是如何的夸奖他。
《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 杜甫
步屟随春风,村村自花柳。
田翁逼社日,邀我尝春酒。
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见有。
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
名在飞骑籍,长番岁时久。
前日放营农,辛苦救衰朽。
差科死则已,誓不举家走。
今年大作社,拾遗能住否。
叫妇开大瓶,盆中为吾取。
感此气扬扬,须知风化首。
语多虽杂乱,说尹终在口。
朝来偶然出,自卯将及酉。
久客惜人情,如何拒邻叟。
高声索果栗,欲起时被肘。
指挥过无礼,未觉村野丑。
月出遮我留,仍嗔问升斗。
这是我特别特别喜欢的杜诗之一。
特记出与众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