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爱回忆的年龄,不是因为过去比现在更美好,过去的好多开心,某种意义上来说,物质并不丰裕,真的就是一首歌名—穷开心。
回忆过去,一是因为年龄增长,二是因为有些感受,再也体验不到了。正如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偶尔想,从前的年,是什么呢?
是开始洗洗涮涮的收拾,水泥锅盖都擦得锃亮,纸窗户都要贴个窗花,报纸棚顶墙围都要再贴一层,院子里不管是砖还是土,都要打扫收拾一遍。灶旁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院子里土地位贴着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家家户户都有一件主要的事儿—过年。
是买年货备食物的忙碌,饺子、豆腐、莲藕、带鱼、海带、炸糕……因为平常大多数人家不会这样奢侈地去做饭。连家常的炖菜在过年时候都有了足够的料和味儿。
是小伙伴们最快乐的时光,开始憧憬一套新衣服,一双新鞋子。好看的头花头绳,一个个从小鞭(100响)上拆下来的小鞭炮,珍藏在炕褥下,成群结队地玩,家长只嘱咐,别上水库,别点火啊。该偷着去还去,该点还点。有的还把人家平房前的柴垛子崩着了……
姥爷姥姥辈们偶尔会唱两句《白毛女》,来感叹过上了好日子。“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买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经历过战争、饿肚子的岁月,现在能吃饱饭,孩子们能养活成家,还是双职工,过年能买肉,还有什么不如意呢……
收拾完家,各村各单位都要排社火、扎彩灯和彩车了。年后,各村的秧歌队高跷队旱船队大头娃娃队……都要来城里演,各个单位都要备好烟和糖果,一场结束,孩子们准备好了一定要缠着家长簇拥着往下一场去。偶尔还能蹭点给表演队伍的糖果。
路边开始有了彩灯,鲤鱼灯,生肖灯、走马灯、谜语灯……纸与竹的搭配,并不明亮的灯泡,在夜晚点缀出节日的气氛。单位的彩车等着十五的亮相,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另一件大事—垒旺火。
生在山西,住平房的冬天是离不了煤碳的,过年更是离不了,必须有旺火啊。就连已经住上楼的单位,也要在楼院空地上垒出一个属于全院的大旺火。二十九,就要在院子里用碳块垒旺火了。用砖块搭出底座,三面合拢,一面留口放柴。挑选碳块一层层垒搭出塔形来,讲究的最后再剪个彩纸,压个对联,罩在旺火上,夜晚来临,点着柴后,碳块一层层通红,红红火火过大年。初一之后,亲戚请客,邻居、好友问候过年,回娘家……孩子们跟着各种串场,穿着新衣,吃各种好吃的、跟各家小朋友凑一起玩…看各村各单位的社火……
最隆重的十五之夜到了。
主路边,各式各样的彩灯开始亮了,熊熊燃烧的巨大的旺火堆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家围在旺火旁,等待着十五的社火。
最前面的摩托车队来了。这是指挥部的人乘坐的,负责指挥协调队伍,一般是县里的部门负责人,能跟家长乘坐摩托车的小朋友就是晚上最快乐的了吧!后面依次是各种社火队,鼓乐响起来了,秧歌舞起来了……白天已经看过好多遍的表演,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还有新的快乐,因为是晚上,又冷,演员们套上了厚棉袄,搞笑的八戒、媒婆(一般是男演员)更好笑……伴随小朋友扔小鞭噼噼啪啪的动静、大人们围在旺火旁烤烤火暖暖手脚,互相寒暄热闹嘈杂,小孩儿们不时把自己珍藏的小鞭扔在路旁或旺火堆里……路边的队伍也越来越长……(不要问为啥不回家看电视,那时候,可能买得起电视的人没几家吧)大家都在外面,一个成语,万人空巷。
“彩车来了!”眼尖的小朋友们有了下一份期待。公安局、粮食局……各个单位的彩车大小形状各异,彩车上有扎的各色花灯、历史、戏曲人物,有的还会转动方向,都有单位的宣传标语……电业局的一般最闪亮奢华,舍得用好灯,最能引起大家热热闹闹的议论。识字的小朋友要炫耀一下自己认得的标语,顺便听大人讨论一下哪个彩车扎的好看。彩车就是用各单位的公车,为了配合徒步表演的社火队伍,彩车走得比较慢。最简单的彩车就是车外面围一圈彩纸质地的长方形框,装上灯盏。回想起来,这是属于县城的狂欢节吧!
彩车过后,还有最欢乐的一幕,看焰火。焰火就是单独的一束一束燃放的高空烟花。选择县城高点,全城的人都能看到。烟花的造型色彩,也远没有现在的好看,依然是大家瞩目的焦点,因为据说花了好多钱啊,贵啊,有多贵?据说大约就是接近万元户了!小朋友们道听途说感叹一番,仰着头伴着烟花的明灭发出一声声欢呼……
焰火过后,社火队伍要各自回家了。大多数人,也要回去点燃鞭炮后,准备入睡了。没玩够的年轻人,还有去接着耍去转九曲(模仿黄河九曲的灯饰迷宫)的。
过了十五,就正式开始新的生活了。打工的,要远走他乡,上班的,要上班了。种地的,要一点点准备春耕物资了,小孩儿们,也要直面补写的日记了……跟大人世界比起来,这只是个开头。正如丰子恺所说:“童年时代,不知众苦,只知一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