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ove You.”西方人的爱都是一句话。
中国人对爱的诠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子女对父母的爱为“孝”心怀敬畏。
父母对子女的爱为“慈”无条件包容。
兄弟姊妹的爱为“涕”保持合适的距离。
朋友之间的爱为“信”承诺要办到。
上下级之间的爱为“忠”恪尽职守。
陌生人之间的爱为“惠”小恩小惠。
每个人都需要爱,也需要懂得爱,爱的智慧里有这么一个词“过犹不及”。
什么叫“过犹不及”呢?
举个例子,父母对孩子的爱:
什么是过?
爱给多了就会变成溺爱,孩子会埋怨父母不给自己长大的机会,导致孩子长大以后做出很多冲动、不理智的事情。
比如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成。
什么是不及?
爱给少了就会缺失爱,孩子会埋怨父母不够爱自己,导致孩子缺少安全感,不够自信,终其一生都在抱怨自己的父母。
比如电视剧《都挺好》里的苏明玉。
懂得爱,才能知道怎么去爱?
这个世界上无条件的爱,我认为只有自己的父母能做到,往往父母却又不懂得怎么去爱自己的孩子,嘴上说对孩子的爱是无条件的,做出的行为却是带着条件的。
比如说,“妈要求不高啊,及格就好。”却从来不去追问以及帮助孩子思考怎么才能更好。
其实,我们生命里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如何能更好的爱人呢?
要懂得分寸,要懂得每个关系里的分寸,分寸拿捏好了,各方关系才能更好。
有一个“爱”又特别重要,如果能搞定,我们对于爱的理解会更透彻一些,这可能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做的功课――爱自己。
如何更成熟的爱自己呢?是值得我们研究一辈子的课题。
如何才能做到无条件的爱呢?
爱自己,更成熟的爱自己;在各方关系中去学习如何去爱,唯有在生活中经验过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持续的时间才会更长久!
第22天主题:想想你生命中那些基于各种条件的爱,要怎样去做你才能做到无条件的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