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因为前两节有课,错过了张虹组长发在大群里的仁爱教材培训通知,只看到了讲座的后50分钟,我觉得邱主编的培训非常地实用,于是下午补上了上午的课。
这次培训邱主编不仅分享了课标的理念,分析了教材的特点,还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非常适合一线教师的教学,我觉得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邱主编说,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把学生练习的时间用来讲英语,他主张课堂多让学生说,开口读,开口表达,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熟能生巧。把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做练习,可以多次和不同的人进行pair work, 学生开口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学会了。他还主张把课堂上在书上练习的时间放在课下,课堂上就要鼓励学生多说,多练。
相比之下,我觉得目前我最大的问题还是给学生讲得多,练得还是太少。邱主编鼓励老师们多采用集体朗读的办法,多读,每次朗读突出重点,比如,第一次读,把生单词注上汉语意思,第二次读,我句子的汉语意思打在读的内容下面,让学生知道读的东西是什么意思。第三次读,标出意群,让学生知道停顿。第四次读,可以重点去关注一些动词。第五次读可以让学生去关注名词等等。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何况这些”别有用心“的读呢?所以,我们的学生学不会,是因为我们没有把重心放在学生的学上面,而是放在了自己的教上面。
我和老梁从邱主编的讲座中捕捉到的信息是,英语课并不排斥汉语。所以英语课堂上是可以出现汉语的。但是要注意,汉语仅是帮助学生理解时的注释,而不是老师输出的内容,老师上课输出的仍然是英语,只是在说英语的时候,指着汉语意思就行。
于是,听完邱主编的培训后,我马上在自己今晚的备课中融入了这些方法。通过汉语批注,让学生能理解生词,掌握读音,并在语境中去学习词的用法。
我发现邱主编的做法,并不适合优质课上的展示,但特别适合日常教学,这样做,学生才能说得多,练得多,说多了,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角,教师一定不要喧宾夺主,必须付出实践,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这一周感冒,写得力不从心,有点应付。给记忆留个关键词,存个档,有时间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