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端午节,晚上67个微信群共同转播了《让孩子爱上学习》微课,谈到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心理营养。自2015年底自己开始学习以来,心理营养、原生家庭、安全感等词汇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家庭教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到议事日程,也被越来越多的家庭关注和重视。注意力方向产生成果,家庭教育、孩子教育无可厚非。然而,当注意力方向过多地关注到孩子的同时,有一个群体——父母,无形之中却被忽视、被问责,他们是原生家庭的“罪魁祸首”。
昨晚与父母电话沟通后,内心有一份不同以往的觉察。跟母亲聊天时,提及弟弟即忙单位的事,又忙店里生意,最近又开始做健康养生直销业务。她也说自己年龄大了,儿女大了管不了了,说话也不顶用了,跟弟弟没有共同语言了等等。仔细想想,母亲一番话背后有一份很深的担心和不安全感,害怕弟弟忙私事耽误工作,“铁饭碗”保不住。自己引导母亲,确实现在世道变化太快,买东西不用逛商店了,网上看好订货直接寄到家里了;花钱不用现金、取钱不到银行了,村里卖药、卖菜、卖饼子的小卖铺也开始用手机支付了;出门不带包不带现金,带上手机就可以说走就走了。母亲虽然也能感受到这种变化,但她内心还是希望自己的儿女们能够安安稳稳、轻轻松松地过好日子,其实作为子女的我们,又何尝没有这种感觉。大多时候也是身处激流中不得不澎拜,有些身不由已罢了。
细想起来,父母亲对儿女的这份担心,其实也是源于他们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深不见底的不安全感:年岁越来越大,身体每况愈下;村里岁数相当的,该走的走了、不该走的有的也走了;因病躺在床上被寄在养老院照料的不乏其人;体质还算可以、还能坚持下地干活的也净是些腿疼、走路摇晃打摆的四零五零年代生人;偶有几个身强力壮在家的,即要帮着儿女们照看孙子孙女,还得帮儿子女儿看家还债当长工;儿孙们一个个在外奔波,回家看望他们的日子屈指可数,即便回家也是匆匆忙来急匆匆走;大一点的孙辈们因村里没电脑信号糟,回去也不愿在村呆着而在县城里游荡;儿女们即便在家也身在曹营心在汉,电话一个接一个,微信提示音此起彼伏,搅得人心烦意乱;偶尔良心发现陪聊一会,也是心不在焉,眼神游离,飘忽不定,有前句没后句,全身心陪伴,简直就是一种奢望。只有小一点的子孙们,因自幼被老人带大还未被社会同化,利用放假且不上补习班时得空在家呆上一两天,即使在家,看电视、睡懒觉、玩游戏的时间也不知超出陪伴时间多少倍。
父亲相对稍好一些,性情好、好热闹,喜欢没事哼几嗓子、遇事能想开,平日里找几个脾气相投的打打牌,偶尔在村里排排戏,到外村串演散散心,有农活时下地干活也是一种休闲。母亲的幸福时光却少得可怜,自幼家境尚好,因成份不好与父亲结缘,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倔犟劲和富家子弟天生的傲劲,年轻时争强好胜,拼命干活,落下一身毛病,加上家族遗传史高血压、消化功能不好、失眠腿疼爱操心放不下,不喜欢家长里短,除了看戏又没其他爱好,加上年岁已高,说谁也说不了,内心那份失落空虚、孤独寂寞可想而知。
百善孝为先,确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然而,在飞速发展、时新日异的今天,谁来填补那些生活在乡下农村、日渐衰老的一代又一代父母们心灵深处那份空虚孤独和不安全感?靠制度、靠政府、靠子孙,靠互助,还是靠他们自救?不得不令我们这一代中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