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突然不太知道如何进展手头的各项工作,所以就没有太多进展。这种“无进展”带来了blue情绪。这种情况不常发生。简单想想,几种可能因素导致的吧:
“紧急不重要” vs “重要不紧急”:需要完成的项目太多导致我先把“紧急不重要”的事情完成,然后错误的把“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放在了最后。遗憾的是,当我去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时已经到了下午3点。然后又被同事打扰去做了其他的更加“紧急不重要” 的事情。
“自己的事” vs "别人的事”:有些任务是为了帮助别人 ,而有些任务是自己的工作。基本原则应该是先把自己分内的事认真完成后、再花时间去做帮助别人的事情。今天我选择了先做“别人的事”,然后就没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当然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也可以是一种不得已的合理的情况,比如:因为我需要完成的“别人的事”是我责任之内应当去完成的事,换句话说就是早晚我都需要花时间去做的任务。所以,这就引出了下面一个因素:被分配。
“被分配的事” vs "没被分配的事”:细想你会发现 ““被分配的事” vs "没被分配的事”” 与 ““自己的事” vs "别人的事””是不等同的。也就是说,“被分配的事”可能并不一定是你需要并且你真正想做的“自己的事”。比如,你的老板分配你做一件事,那你就必须要去做,即“被分配的事”;但是这件“被分配的事”并不是你的兴趣所在,甚至不会凸显你的独特价值,而且会花费很多时间。事实上,工作做得格外出色的人往往是花大概80%的时间在“没被分配的事”但是是自己真正爱好和创新所在的事上,而花20%的时间去做“被分配的事”上面。但是从优先次序上,还是应该先完成“被分配的事”或者至少同时完成。
“自己的利益” vs "团队的利益":有些事情是只有你能完成的,也就是可以体现你的特别的才能的事情。这种事情往往会把你从众多同领域人中凸显出来,也就是带来自己的利益。相反,有些事情是为了整个团队谋福利的。花大量时间在“团队的利益”的事情上的人,往往备受喜爱而且会成为很好的合作者,但很难成为领域内的专家和独立领导。所以,衡量时间比例在“自己的利益” vs "团队的利益"这两者之间是比较困难的。
“长远目标” vs "短期目标":我通常喜欢花更多的时间在“长远目标”的事情上。当然,最好你设定的“短期目标”是为了“长远目标”服务的。今天,大概我花太多的时间在"短期目标"的事情上,而且这些"短期目标"的事情都是“被分配的事”和"别人的事”,所以这些事都没有给我带来创新的进步和收获感。可能这大概是我今天感到心情blue的一些原因。
恩,不论是“紧急不重要” vs “重要不紧急”,“自己的事” vs "别人的事”,“被分配的事” vs "没被分配的事”, “自己的利益” vs "团队的利益",还是“长远目标” vs "短期目标",不变的应该是衷心的态度。在"别人的事”、“被分配的事” 、"团队的利益"、"短期目标"上衷心,同时也要在“自己的事”、"没被分配的事”、和“长远目标” 的事情上留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衷心!
Fan at Boston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