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奇特的一生》阅读”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20日。
一、原文:
P70
我们还可以随便拿哪一项继续分析下去,就拿第六项吧——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小时。这12小时花在什么上面,一目了然,误差不超过1分钟。
1.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372页,看完(共16小时55分)
——6小时45分
2.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91页
——2小时0分
3.P.贝尔格的手稿
——2小时0分
4.聂考洛·奥斯维尔陀,17页
——40分
5.拉特纳的手稿
——1小时30分
合计
——12小时55分
大部分学术著作都做了摘要,有的还做了分析研究。所有摘要和评论都规规矩矩地装订成册。这些用打字机打的合订本,犹如读书总结,是他融会贯通了的知识的存放处。只要翻一下提要,就可以记起某本书中需要的东西。
柳比歇夫有种罕见的才能——随便哪本书的作者,凡有独特的见解,他都极善于汲取。有的书,一张纸就够;某些大部头书,需要几张纸来归纳。它们的精华同它们的厚度怎么也不相称:大量的插图、表格、附页、书皮……
二、我的阅读日志:
继续阅读柳翁的日志。
“我们还可以随便拿哪一项继续分析下去,就拿第六项吧——日常参考书:《生物学》——12小时。这12小时花在什么上面,一目了然,误差不超过1分钟。
1.陀布尔让斯基《人类的进化》,372页,看完(共16小时55分)——6小时45分
2.亚诺什·卡罗埃《动物有没有思想》,91页——2小时0分
3.P.贝尔格的手稿——2小时0分
4.聂考洛·奥斯维尔陀,17页——40分
5.拉特纳的手稿——1小时30分
合计——12小时55分”
柳翁在这些时间大类上还能进一步细分。
看书的日志,他会写上页数和所花时间,这样可以体现出时间价值。
除了记录时间,他还写摘要,有的还做了分析研究,这些摘要和评论思考,被装订成册,成为他日后写作的源泉,因此柳翁才能著作等身啊!
柳翁善于总结吸收他人的长处,不管著作有多厚,他都会汲取独道见解,把精华总结成一张或几张纸,拆为己用(这个方法和拆书法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