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苏洵《名二子说》
译文: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即使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纵观古今像“三苏”一家可谓旷世独绝。父子三人便占了唐宋八大家三个席位。
昨天读书恰好读到了苏洵的《名二子说》感觉甚是有趣,便在网上搜罗了一番。《名二子说》是苏洵写为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命名的缘由,表达了对儿子的希望与告诫,并介绍了二子的性格和名字由来。
庆历六年(1046年),苏洵赴京赶考。尽管苏洵的才学可以成为“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
老泉先生以为“轼”乃车前扶手,最为显眼,极易招祸,而“辙”则由车,无功无患,故长子名“轼”字“子瞻”,次子名“辙”字“子由”。希望各自瞻前顾后,动辄由之。殊不知嘉名并不定性,苏轼一生放浪形骸,从不瞻顾;苏辙则沉静冲雅,未尝由他。更倒霉的是,后来苏轼因“瞻”谪儋州,苏辙因“由”谪雷州,上苍因名字给这俩兄弟开了个莫大的玩笑。
父亲苏洵本希望从名字上给两个儿子寄予重托,谁知一语成谶。倒也成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可是天下哪个父亲不对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呢?孩子的名字也带着父辈的寄托,“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起名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一个名字也往往带着时代的烙印。像建国初期的“建国、建华、国强、志华”;抗美援朝时期的“抗美、援朝、卫华、保国”到现在00后的“梓轩”、“梓涵”。名字越来越洋气,可是像苏洵这般对起名如此用心的父亲,可是越来越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