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儿
偶然读到一个故事,故事说,某个人养了一只狗。狗越长越大,不但吃得越来越多,而且叫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常常是吵得四邻不安。有一天,这个人就决定把狗扔掉,为了防止狗会跑回来,他特意开车跑了一百多公里,把狗扔掉。回来之后,家里果然安静了许多,可是,突然有一天深夜,听到重重的敲门声,等这个人开门一看:他那条狗居然跑回来了。形容枯槁,样子很狼狈,想来这些天它一心回家,应该吃了很多苦。狗见到主人,很兴奋,大吼着向主人打招呼,狗的叫声立刻吵醒了许多已经熟睡的邻居。主人被邻居们的抗议激怒了,再次把狗装进后备箱,打算把它再次扔掉。路上,狗一直伤心地呜咽。等到达目的地,主人打开后备箱,发现到处都是血,狗的舌头被咬成两节,丢在一边。狗已经咬舌自尽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很是震惊。眼前浮现出那只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象。 它为了寻找主人,奔波百里,不知经历了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迎接他的不但一句安慰也没有,却是再次被抛弃,对于一只有志气,有感情的狗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这个故事也让我想到我正代养着一只小狗——多多。
多多是弟弟的狗,是从弟弟单身汉的时候就养着的一只小狗。那个时候,多多也偶尔也会被弟弟带到我这里。那时候,它很听话。安安静静地去洗手间吃东西,安安静静地蜷在客厅一角,要拉巴巴了就会羞怯地去拱弟弟的腿。有时候它也会很闹,那是来了客人的时候,他会掂起两只后腿站起身,两只前爪则捧在胸前,像个和人讨糖吃的小娃娃,那样子可爱极了。
多多的改变是从弟弟结婚开始的。弟弟结婚后,夫妻俩想要孩子,就把多多放到我这寄养。显然,多多对这一切一无所知。它正欣喜于我为它准备的新狗窝,和它的新伙伴艾伦(艾伦是我养的小狗)。当多多发现弟弟从早上出门,一直到晚上也没回来,再到第二天早上仍没有的回来接它的时候,多多发现了这不同以往的变化——弟弟不应该是去上班了,它的情绪开始暴躁。
多多和我儿子原本处的很好,以往多多来我家都是我儿子照顾它。这次,为了安抚多多的情绪,照顾它的任务自然落在我儿子身上。让人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下午的时候,儿子做作业,多多则趴在他脚边。儿子淘气,用脚尖点多多的下巴嗑,逗它玩。不想,多多竟然在儿子腿上咬了一口。
还好,是冬天,穿得多,并没咬破。当时我们都以为只是多多在吓唬儿子,不知轻重才咬到的。因为,在这之前,多多从没咬过人。所以,谁也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直到晚上发生的事情,才让大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晚上的时候,多多一直趴在书桌下不出来。儿子喊它,给它狗粮,它都无动于衷。后来,儿子决定拖它出来。
书桌下边的空间很小,儿子要趴下,脸贴在地上才能看到多多。当儿子趴好,脸对着多多,刚刚向它伸出手,多多就一步窜过来,在儿子脸上咬了一口。很快,儿子脸上就出现了八个清晰的牙印。
多多一天咬人两次,我们开始意识到多多情绪的变化——多多认为自己被抛弃了,它在生气。
这不是一件小事,弟弟迅速赶过来,安抚多多。
弟弟像对待自己的朋友一样,和多多谈心。他说,他想要一个自己的宝宝,为了宝宝的健康,要暂时把它寄养在我这里,等宝宝大一些了,一定接它回去。弟弟讲话的时候,多多一直认真地听着,最后弟弟讲完,多多哭了。眼泪一颗颗从它的大眼睛里滚出来,泅湿了胸前的一大片狗毛。
弟弟走后,多多安静了许多。但多多还是变了。不好好洗澡,到处乱钻,脏的不成样子,和流浪狗混在一起,稍不高兴就会咬人。
无奈,我只得把多多圈进狗笼。现在的多多,变成一只让人讨厌的狗。
对于多多的改变,我们无法完全归咎于它自己。动物也是有感情,它对主人的依恋超出我们人类以为的程度,而我们往往忽略它们的感情。在动物的意识里,它们和人类是朋友,人类的丢弃,无异于朋友之间的背叛。
我们又是如何对待朋友之间的背弃呢?
曾经有一个关系很不错的朋友。最初是以文友的身份相识的。爱好文字的人大多心高气傲,孤芳自赏,然而难得的是,我们两人心气相通。大家同城居住,很自然的就由网络朋友变成了生活中的朋友。当他后来开公司的时候,第一个想到要我去帮忙。说实话 ,当时我是犹豫的,商人追求的是利益,利益和友情很难做到兼容。但朋友说,我们可以做到例外。也许朋友的信心感动了我,也许是我觉得盛情难却,总之,我去帮忙了。开始,我们相处的确实很融洽,朋友尊重我提出的所有的意见,处处维护我,我也卖命的帮他干活,眼见着公司的效益蒸蒸日上,朋友不止一次,私下,或在公开场合对我大家赞誉,甚至调侃说我是他的“半壁江山”。我在公司的威信就这样一点点被树立起来了,在员工面前我的尊严与地位几乎与他比肩。俨然,我已经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这种身份让我时时有一种担忧,果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发现了我和朋友之间的危机。一次酒后,他说:“你对我,应该是绝对的服从。不要有什么企图,尤其不要搞自己的团队。”宋太祖当初“杯酒释兵权”,无非是因为功高盖主,我此时的境遇,又何尝不是。虽然我努力避其锋芒,最后还是被抓了一个理由:“是你择贤而就,还是我择贤以代?
我的忠诚,遭到了质疑,我视其为一种侮辱,和背叛,毅然选择离开。
前几天,他的下属和我谈起公司的近况,说自我离开后,公司每况愈下,他一个人支撑的很艰难。我听完,却无动于衷。
不是我们太过记仇,而是有些事,一旦触及底线,便再无挽回。我的决绝离开是一种态度,多多的自甘堕落也是一种态度,当友情里不再有理解和尊重,连原点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