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无事陋室喝茶写字,与远方友人闲聊一二。
回公司上班见没什么事忙,便去了图书馆看看书与友人论道,聊天过后友人便成了吾之学生。
友人甚喜欢传统文化,抚琴,书法,学佛,四书五经皆有涉猎,工作亦踏实,用心。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会叫我为老师。
刚巧学生发来微信:
一日一得
有幸结识钟东先生
今日得先生一段语音点化:
至少要知道?
至少要知,道。
至少,要和,道。
顿悟不敢说
此乃似悟非悟
正能量之人不会冷了磁场
接受钟东之能量
吾即刻全身心习琴
今日之酒狂不再狂
秋风词亦有了灵魂
切切思思,思思切切
人生如习琴,谱谱相连,才算完整,用心体悟,交合,才算完美!
尽力,向着大道,无憾!
子得知音无憾事
期望千古留佳名
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想起了“高山水流”这个成语说的是钟子期和伯牙的友谊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俞伯牙,这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在深山老林里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打柴人叫钟子期。俞伯牙一弹琴,钟子期就说了:“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心里很惊讶,因为他心里正想表现高山呢,就被听出来了。
俞伯牙心想:我换一个主题,我表现流水,看你还能不能听出来。谁知,钟子期一听,又说:“洋洋兮若江河。”不管俞伯牙弹什么,钟子期都能听出音乐表现的内容。于是乎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成了知音。但是,没多久钟子期去世了,俞伯牙痛失知音,伤心到极点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琴给摔了,发誓永远不再弹琴。
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高山流水”的成语,形成了“知音”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通过“我们都需要一个知已”,这个故事,的确,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更想起一个千古绝唱,
士为知己者死,
语出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豫让是春秋晋国智氏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晋国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在晋阳打败智氏,智氏宗主智伯瑶被杀,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使用。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
人生路漫漫,珍惜当下吧。
妃子笑于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