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喝粥

郑重声明,此文系作者原创,文责自负。

东北人管煮粥叫馇粥

我最喜欢喝粥。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是苞米面粥。母亲做饭,除了饺子面条,都馇一盆粥。母亲先用水把苞米面泡上,大锅水烧开,泡过的苞米面下锅,几分钟功夫,大锅就像下了雹子的水泡,“咕嘟咕嘟”冒泡,白雾袅袅,甚是热闹。一会儿功夫,馇好粥,和苞米面大饼子,炖大白菜,芥菜疙瘩咸菜,一起上桌。

饭吃得差不多了,一人一碗粥,“吸溜吸溜”,满桌喝粥声,喝得那个过瘾啊,直喝得肚瓜圆滚滚、咣当咣当响,眼睛直勾勾傻愣愣才罢,喝粥佐以咸菜才够味,否则烧心,母亲说。

有时候母亲高兴,头天就泡高粱米,第二天馇粥,拿几根大木头,奶奶坐灶堂,锅里扔进几把白芸豆,慢火煨,这粥要馇二三个钟头,粥熟的时候,是黏稠的,有一种特有的香气,高粱米粥是主食,母亲如果切上一盘酱腌红咸菜,那是最美妙的搭配,高粱米粥软糯糯,咸菜软糯糯,喝得我们各个小脸红扑扑,鼻尖沁着晶莹的汗。那时候觉得妙不可言。

每年秋天,母亲都砸杏核,砸了杏核,母亲用小石磨磨杏仁,磨碎了,母亲给我们馇杏仁粥。

馇杏仁粥的工序比较繁琐,母亲选新小米,选红枣数颗,大锅水烧开,下入米红枣,磨好的杏仁,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半小时,加盐,这时候杏仁粥的香味弥漫开来,乍暖还寒时节,吃上一碗杏仁粥,人间至味,也当得的。

母亲还要适时提醒,不可多吃,后街的傻媳妇,就是吃多了杏仁粥,药死的。巴巴的舔着舌头,看还有些许的杏仁粥,只好作罢了。

一年一度,最复杂最隆重的当属腊八粥,腊八粥乃粥中之王,集之大成也。选材上,大黄米、小黄米、玉米、高粱、薏仁米,豆子品种也多,黑豆、芸豆、小豆、黄豆,豆豆都有,红枣、板栗、枸杞、葡萄干也有,外加冰糖数粒,煮好了腊八粥,母亲盛一碗,拿小勺,给老树一勺,院子里这一勺,那一勺的,上供祈祷,嘴中念念有词,母亲说祈福风调雨顺,日子红红火火。我们不懂,只待母亲仪式结束,我们喝得那叫舒舒服服,那叫顺顺当当,那叫圆圆满满!

从小长大,母亲几乎餐餐有粥,我们喝得最多的是苞米面粥,黏黏糊糊的小米粥,最稀少的大米粥。那时候,只有父亲吃公粮,细粮本就少,大米更是稀奇。母亲宣布今天有大米粥,我们就极高兴,大米粒稀稀疏疏,米汤光可鉴人,我们一样喝出香味来。

现如今,粥的品类繁多,味道各异,而我,还是喜欢那原味粥,觉得那粥更贴合我的品性,更符合我的味蕾至于那营养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粥喝久了,就喝出感情来,总结喝粥好处,我想其一可以饱胃,在那饥荒的年代,省却很多粮食:其二,可以填补胃的空缺,查缺补漏,让空的胃满足慰贴,其三可以替代水果饮料之类,给我们的一顿饭画上一个句号,做出总结,也是完美收官的意思了。

喝粥,喝着喝着就喝出童年的回忆,仿佛自己与大地同呼吸,喝出少年的纯朴与实在来。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不是也与他年轻时候终日喝粥,便喝出了对民众的体恤,对天下大同世界的悲悯之情,升华了境界呢?这样想喝粥也高大尚起来。

正月里,大鱼大肉吃腻了,来一碗清粥,一碟芥菜丝咸菜,足矣!这胃啊,又想着喝粥了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在信阳北边,有早上喝粥的习惯。 喝粥时一般就点萝卜条之类的咸菜。咸菜和粥是互相提味、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 粥喝...
    心境映花容阅读 806评论 1 1
  • 男人只要在家,基本控制吃饭大权,主要是午饭,那一成不变的荞麦面汤面条,吃的我头蒙,胡乱吞两碗,只为饱腹。 男人如果...
    笑春风l阅读 175评论 0 2
  • 文/砚蓝 北方人多喜面食,虽然东北大米名扬四海,与面食相较,依然显不出多大优势。面食的花样可谓繁多:馒头花卷包子水...
    砚蓝阅读 484评论 1 10
  • 今天看到海带豆腐汤的教程,晚上做的时候特意加了豆瓣酱,只是喝起来没有母亲做的有味道。家里的海带汤是什么样的呢?大锅...
    晟逸阅读 499评论 0 1
  • 稀稀的粥,浓浓的情 王蒙先生在其1991年写的一篇随笔《我爱喝稀粥》一文中,津津有味、津津乐道地回忆起家乡...
    衎衎转转阅读 885评论 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