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研读》145:汉纪(二十一)


《<资治通鉴>研读》145:          汉纪(二十一)


冯媛挡熊


汉纪二十一(从公元前41年开始,到公元前33年结束,共计九年时间。)

公元前41年春二月,冯奉世返回京师长安,汉元帝改封他为左将军,赏赐关内侯爵位。

三月,汉元帝封皇子刘康为济阳王。

夏四月癸未日,平昌考侯王按去世。秋七月壬戌日,汉元帝封平恩侯许嘉为大司马、车骑将军。

冬十一月己丑日,发生地震,随后降雨。

朝廷恢复盐铁官,设置博士弟子员额一千人。国家费用不足,因为免除了很多百姓的徭役,所以朝廷无法供应中外徭役。

公元前40年春二月,汉元帝宣布大赦天下。

三月,汉元帝来到雍城,祭祀五畤。

夏六月甲戌日,汉宣帝园陵东阙发生火灾。

戊寅晦日,发生日食。汉元帝召以前谈论日食变异的责任在于周堪、张猛的人,进行责问,这些人全都叩头谢罪。汉元帝下诏称赞周堪,征召他返回京师长安,封为光禄大夫,官位俸禄中两千石,兼领尚书事;张猛再次担任太中大夫、给事中。中书令石显管理尚书,尚书五人都是他的党羽,周堪很少能见到汉元帝,只能通过石显上奏,朝政取决于石显等人之手。周堪生病声音嘶哑,不能说话去世。石显诬告张猛,张猛在公车府中自杀。

当初,贡禹奏报说:“孝惠帝和孝景帝庙宇的亲情已尽,应当毁掉,各郡国设置的皇帝庙宇,不符合古礼,应该改正。”

汉元帝认为说得很有道理。秋七月戊子日,裁撤掉昭灵后、武哀王、昭哀后、卫思后、戾太子、戾后园,都不再供奉祭祀,裁撤守护的官吏军卒。

冬十月乙丑日,裁撤掉在郡国的各祖宗庙宇。诸陵分属三辅管辖。把渭城寿陵亭部原上作为初陵,下诏令不再设置县邑及迁徙各郡国百姓。

公元前39年春正月,汉元帝来到甘泉宫,郊祭泰畤。三月,汉元帝来到河东,祭祀后土神。

秋天,颍川郡发生水灾,淹死百姓。

冬天,汉元帝来到长杨射熊馆,大规模射猎。

十二月乙酉日,汉元帝采纳韦玄成等人的建议,毁掉太上皇、汉惠帝的寝庙园。

汉元帝喜欢儒术、文辞,大改汉宣帝时期的朝政。说事者很多进宫接见,人人自认为了解汉元帝的意图。另外,傅昭仪以及她的儿子刘康受到宠幸,超过了皇后和太子。

太子少傅匡衡上书说:“臣听说治理国家的安危之道,全在于治理者的审慎用心。大概受命于天的帝王,其目标就是建立永垂千古的不朽伟业,继承基业的君主则要努力继承发扬先王的大德,褒扬扩大其功勋。当年周成王继承王位后,思念陈述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大道,修养心志,把功名美绩都归结于这两位圣主,自己不敢独占其名,所以才有上天受享、鬼神保佑的局面。陛下的圣德覆盖普天之下,对百姓爱如子女,但是仍然阴阳没有调和,奸邪没有禁止,大概是议论者都说是陛下没有发扬先帝的大功,争相进言说制度不能继续再用,务必要进行改革,但改革措施反而更差,于是再恢复原来的制度,这样群臣互相争论是非,让官吏和百姓没有能信奉的准则。臣暗中痛恨国家放弃掉让百姓乐享其成的伟业,却虚妄地进行这些乱七八糟的改革!希望陛下详细观览国家基业大事,留神于遵循制度,弘扬功绩,以安定群臣之心。《大雅》中说:“不要忘记你的先祖,要常修美德。”这大概是说圣德的根本所在。《书传》中说:‘审清好恶,调节情性,王道就全部具备了。’能够调理自己的心性,然后才能弥补加强自己的不足。大概聪明疏通的人要注意从大的方面观察,寡闻少见的人则要避免闭塞不通,勇猛刚强的人要警惕太过凶暴,仁爱温良的人要警惕优柔寡断,平静安舒的人要警惕落后于时代,心胸浩大的人要警惕遗漏事情。所以务必要审清自己要警惕的方面,在道德大义上不断加强修养,然后就能达到心性平和的效果,那些巧言伪善的人也就不敢再互相攀比谋求晋升了。希望陛下明察自己要警惕的,以便发扬圣德。”

“臣又听说,如果明白了治家之道,那么治理天下的道理自然明白,所以《诗经》以《国风》作为开篇,《礼记》以《冠》《婚》作为根本。以《国风》作为开篇,其原因在于推究人的情性,从而明白人伦之理;以《冠》《婚》作为根本,正是要巩固基本,从而防患于未然。所以圣明帝王必须要慎重确定妃后的级别,区别出適长之间的地位。在家中施行礼义,在于使卑贱者不逾越尊贵,新人不压制旧人,这样才能统一人情,理顺阴气。適出尊长,庶出低卑,適长子要在宫廷的主台阶上举行加冠礼,在仪式上要使用美酒,其他的儿子不能与之并列,这是为了尊贵正体从而避免嫌疑。这并非是虚妄无用的仪式,而是在内心中表明这两者之间的不同,所以礼义是用来表明内心的性情,从而表现在外部的行动上。圣人无论活动安静游乐宴饮,所接触的事物都井然有序;如果有了次序,那么海内就会人人自修,百姓就会服从教化。如果应当亲近的却对其疏远,应当尊贵的让其低卑,那么佞幸讨巧的奸臣就会借机而动,以致于祸乱国家。所以圣人谨慎其开端,在没有形成时进行禁止,不用私恩妨碍推行公义。《书传》中说:‘治理好了家室,则天下可以安定。’”

当初,汉武帝堵塞宣房,后来黄河又在馆陶决口,分出为屯氏河,向东北入海,因为河深和黄河相同,所以任其自然流淌,没有修筑河堤堵塞。这年,黄河又在清河灵鸣犊口决口,屯氏河从此断流。

公元前38年春正月戊辰日,有块陨石落在梁地。

三月,汉元帝来到雍城,祭祀五畤。

冬天,河间王刘元因为残杀无辜,被废掉王位丢迁徙到房陵。

朝廷裁撤掉汉文帝太后的寝祠园。

汉元帝到虎圈观看斗兽,后宫妃嫔都陪坐在旁边。突然一只大熊逃出虎圈,攀着栅栏跑到殿上。汉元帝的身边左右、贵人、傅昭仪等人都被惊吓得起身逃走,只有冯婕妤上前,站在那儿挡住大熊,左右一拥而上杀掉了大熊。

汉元帝问冯婕妤:“人性之中都会因为恐惧而逃走,你为什么要挡住大熊呢?”冯婕妤回答说:“猛兽遇到人就会停止下来。妾担心大熊扑到御坐前,所以用身体去挡住了它。”

汉元帝不由地赞叹不止,从此后对她倍加敬重。傅昭仪等人都十分惭愧,于是和冯婕妤发生矛盾。冯婕妤叫做冯媛,她是左将军冯奉世的女儿。

公元前37年春正月,汉元帝来到甘泉宫,郊祭泰畤。三月,汉元帝来到河东,祭祀后土神。

夏四月,汉元帝宣布大赦天下。


京房劝汉元帝


六月,汉元帝封皇子刘兴为信都王。

东郡人京房师从于梁国人焦延寿学习《周易》。焦延寿经常说:“能继承我的大道却会因此身亡的人,肯定是京房了。”焦延寿的学说主要擅长解释灾变,分为六十四卦,与日常事物相联系,用风雨寒温作为征验,这些很多都得到了应验。京房对这些尤其精通。京房喜欢钟律,知晓音声,被举荐孝廉担任郎官,多次上书,先预言这些事情肯定要发生,全部被他说中。

汉元帝很高兴,就多次召见京房询问。京房回答说:“古代帝王凭借功劳和举荐贤良来使用官吏,所以教化才成,祥瑞出现。到了末世只凭借人们的毁誉来量才取人,所以导致功业废掉引来灾异。现在应当对百官考察其政绩,灾异自然会消失。”

汉元帝下诏让京房具体负责这件事情,京房奏报了具体考察考核百官政绩的办法。汉元帝命令公卿朝臣和京房一起到温室中召开会议,大家认为京房所提的都是些琐碎小事,会让下级之间相互监督,都不同意。汉元帝也倾向于朝臣们的意见。这时,部刺史到长安来奏报事情,汉元帝召见各诸刺史征求意见,让京房告诉他们要进行考察考核的具体事宜。各刺史也都认为根本不可行,只有御史大夫郑私和光禄大夫周堪开始说不可行,后来非常赞同这种做法。

这时,中书令石显专权,石显的朋友五鹿充宗担任尚书令,两人在一起共事。

有一次,汉元帝在闲暇时召见京房。京房问汉元帝:“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会灭亡呢?他们所使用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汉元帝回答说:“君主不明,所任用的都是些巧言奸佞之徒。”京房再问:“君主是知道其巧言奸佞而使用呢,而是认为他们非常贤能才使用呢?”汉元帝回答说:“当然是认为很贤能。”京房又问:“但是为什么现在人们都知道他们很不贤能了呢?”汉元帝回答说:“这是因为他们造成了祸乱、导致君主灭亡才知道的。”京房说:“如果是这样,那么任用贤能肯定大治,任用不肖肯定大乱,这是必然的大道。周幽王和周厉王为什么不醒悟,去寻求那些贤能的人,为什么最后任用那些不肖之徒,导致了灭亡的结果呢?”汉元帝说:“处于乱世的君主都认为自己的臣下非常贤能。如果他们能醒悟过来,那样天下怎么会再有危亡之君呢!”京房说:“齐桓公和秦二世也曾经听过周幽王和周厉王的事情,并且取笑他们,但任用的却是竖习、赵高这样的奸臣,导致政治一天比一天混乱,盗贼满山都是,他们为什么不以周幽王和周厉王作为借鉴,从而幡然醒悟呢?”汉元帝说:“只有有道的君主才能借古鉴今啊!”

京房摘下帽子叩头说道:“《春秋》中共记载了二百四十二年的灾异,以便供给万世之君观览。自从陛下继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陨霜不杀,水旱螟虫,百姓饥疫,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中所记载的各种灾异全都具备了。陛下看现在是治世呢,还是乱世呢?”汉元帝说:“这是极乱之世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京房问:“现在陛下想任用谁呢?”汉元帝说:“毕竟现在的灾异比以前要好得多了,这些事情也和任用什么人没有关系。”京房说:“以前的君主也是这么看的啊。臣担心后世看我们现在,就像我们现在看过去。”汉元帝思考了很久才问:“现在作乱的人是谁呢?”京房回答说:“圣明君主应当知道。”汉元帝说:“我确实不知道。如果真知道,我为什么还要用这些人呢?”京房说:“陛下最为信任的人,在帷幄中掌管天下士人进退流转的,就是此人了。”

京房暗指石显,汉元帝也心中明镜似的,就对京房说:“我已经明白了。”

京房退了出去,但汉元帝也没有罢退石显。

臣司马光曰:君主的德行不明,臣下虽然想竭尽忠心,又从哪里入手呢!观察京房用来晓谕汉元帝的话,可以说讲得非常明白恳切了,但汉元帝最后也没有醒悟,真是太悲哀了!《诗经》中说:“不但当面教导,提过耳朵,牵着你的手谆谆教诲,又指明了很多事情。”又说道:“我说了那么多,但你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说的就是汉元帝这类人啊!


耳提面命


黄其军

      作于2025年2月7日(古历乙巳年正月初十)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资治通鉴>研读》144

《<资治通鉴>研读》143

《<资治通鉴>研读》142

《<资治通鉴>研读》141

《<资治通鉴>研读》14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546评论 6 50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224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911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37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53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98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38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49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96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88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013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31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48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2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4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20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60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