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有惰性的。而自律都是后天坚持去做一件事,哪怕一件很小的一个动作。在我们把自律当成一种任务完成时,就会变得很敷衍,显得很勉强。
那么不能高质量的自律和坚持,我们到底应该放弃还是继续坚持呢?
打个最浅显的比喻,睡前刷牙是我在初中养成的一项习惯,随着习惯的养成,周边的人也都渐渐被我带动起来,以至于很多朋友都养成了习惯。看似非常平凡易做的事情,给当时来说,是一个难以坚持的小事,很多人都投来异样的眼光。
直到高中,大学,到现在我依然有这一项习惯。虽然有时候太忙的时候偶尔会忘记一次。但一般我会坚持,随着时间的流长,我有时也比较敷衍了事,就是在洗牙那段时间才真正懂得爱护牙齿,认真扣齿,认真刷牙!
我不会因为这样一件偶尔忘记或者是比较敷衍的动作而不去做这件事了吧!
毕竟,坚持还是会比放弃要好得多。
前段时间,一开始兴致勃勃的以为自己要坚持写字练习,写了没几天渐渐地也不再去坚持练习了,一个好习惯又让自己给丢了。这就是不能很好的自律,没有恒心的表现,我相信很多人做事也都是抱着三分热度,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包括自己,那份恒心耐心和定力是远远不够的。
坚持学习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但贵在坚持!
三分热度最终换来的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日子,这就会浪费了很多时间,学到的东西微乎其微。
又比如,之前和我一个兄弟在一起时,他的好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早起早睡。特别是早睡,我和他约定好每天11点前必睡,但也有例外,偶尔的晚睡一些。现在我一个人,那种自控能力就渐渐显露出来了。
每天给自己找理由选借口,总觉得没事,还有下次,明天再做吧,明天再弄吧!一旦你有这种思维,那你就已经进入了拖延的危险期,随时掉入拖延的漩涡中。
大家都知道,拖延是我们人生的绊脚石,按理说我们应该要将它踢开,但很多人却借助它来享受另一种感觉。
我们不能因为拖延去丢掉一些好的东西。古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所以我觉着,好习惯还是得应该坚持,哪怕质量低,哪怕来得晚,哪怕回报小。我们都不应该放弃。
我最近写文也是比较敷衍,大多数时候感觉就是在凑字数,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自己的输入量不够,眼界不够,看事物的本质不够,再者就是有一点拖延。初心是铁定了心在这块写下一片天,可越往上越难,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瓶颈期吧!
早上定两三个闹钟,也唤不醒强烈睡意的我,只是将它关闭继续眯着。这可不像我的风格。平日里自己完全不需要闹钟,到点自然醒。这个原因考虑自己是不是过得比较安逸,生活工作上没有强烈要求自己,内神经都是放松的状态。
虽然自律的质量是低了些,不过在这个时段,我觉得更应该抓住它的咽喉,不能让自己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