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er),又名胶木,为杜仲科植物。
杜仲游离氨基酸极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质是和绝大多数食品类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够水解检出对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经测定,杜仲所含的15种矿物元素,其中有锌、铜、铁等微量元素,及钙、磷、钾、镁等宏量元素。
药用杜仲,即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其味甘,性温。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调理冲任、固经安胎的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引起的腰腿痛或酸软无力,肝气虚引起的胞胎不固,阴囊湿痒等症。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
现代研究杜仲具有清除体内垃圾,加强人体细胞物质代谢,防止肌肉骨骼老化,平衡人体血压,分解体内胆固醇,降低体内脂肪,恢复血管弹性,利尿清热,广谱抗菌,兴奋中枢神经,提高白血球药理作用。
植物属性
落叶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冠圆球形。树皮深灰色,枝具片状髓,树体各部折断均具银白色胶丝。小枝光滑,无顶芽。单叶互生,椭圆形,长7~14厘米,有锯齿,羽状脉,老叶表面网脉下限,无托叶。花单性,花期4~5月,雌雄异株,无花被,生于幼枝基部的苞叶内,与叶同放或先叶开放。翅果扁平,长椭圆形,顶端2裂,种子一粒。果期10~11月。
属于杜仲科杜仲属,本科仅1属1种。中国特有。
生长习性
生于山地林中或栽培。分布长江中游及南部各省,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均有栽培。
喜阳光充足、温和湿润气候,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丘陵、平原均可种植,也可利用零星土地或四旁栽培。
本植物的嫩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另外,通常人们吃到的杜仲是树木中的韧皮部。
生境分布
张家界杜仲之乡,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产地,现江苏国家级大丰林业基地大量人工培育杜仲,另外四川、安徽、陕西、湖北、河南、贵州、云南、江西、甘肃、湖南、广西等地都有种植。
入药部位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4~6月剥取,刮去粗皮,堆置“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晒干。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入丸、散。
禁/宜人群
宜:中老年人肾气不足,腰膝疼痛,腿脚软弱无力,小便余沥者宜食;妇女体质虚弱,肾气不固,胎漏欲堕及习惯性流产者保胎时宜食,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行走过迟,两下肢无力者宜食;高血压患者宜食。
忌:杜仲性味平和,补益肝肾,诸无所忌。
炮制方法
杜仲:除去粗皮,洗净,润透,切成方块或丝条,晒干。
盐杜仲:先用食盐加适量开水溶化,取杜仲块或丝条,使与盐水充分拌透吸收,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有焦斑为度,取出晾干。(每杜仲100斤,用食盐3斤)杜仲经炒制后,则杜仲胶被破坏,有效成分易于煎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