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 曰:吾 与 回 言 终 日,不 违,如 愚。退 而 省 其私,亦 足 以 发,回 也 不 愚!
(两种不同的断句,按注释,本人以为应该第二种。)
【注释】回:姓颜,名回,字子渊,也称颜渊。是孔子早年的学生,受到器重。
省(xǐnɡ):观察,考察。
【大意】孔子说:“我同颜回讲学一整天,他也不提不同的意见,像是很愚笨。课后我观察他私下的言行,发现他能充分发挥我讲的东西,可见,颜回并不愚笨。”
【注释】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评析】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是蠢人。
钱穆《论语新解》:
回:颜回,字渊,孔子早年弟子,最为孔子所深爱。不违如愚:不违,意不相背。有听受,无问难。如愚人,是即默而识之。退而省其私:退,退自师处。私,谓颜子离师后之言行。或解私为燕居独处,似未允。亦足以发:发者,发明,启发。于师说能有所发明,于所与语者能有以启发之。回也不愚:孔子称其不愚,正是深赞其聪慧。 此章殆是颜子始从学于孔子,而孔子称之。若相处既久,当不再为此抑扬。
李炳南《论语讲要》:
孔子说:“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孔子与颜回谈话,谈了一整天。颜回“不违,如愚。”不违就是毫无阻碍之意。孔子讲,颜回听,顺畅无碍。颜回只在听,不问一句话,好像愚人。孔安国注:“不违者,无所怪问,于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前说“如愚。”实非真愚。所以孔子又说,回退出之后,我省察他私与二三弟子言谈,亦足以发挥所闻的义理。回也,其实不愚。孔安国注:“察其退还,与二三子说绎道义,发明大体,知其不愚。” 皇疏说:“诸弟子不解,故时或谘问。而颜回默识,故不问。不问,如愚者之不能问也。”诸弟子中或有认为,颜子不问,是愚者不能问。所以孔子赞美颜回不愚。颜子默而识之,寡言笃行,正是他人当学之处。所以孔子说颜回不违如愚。
朱熹《论语集注》:
回,孔子弟子,姓颜。字子渊。不违者,意不相背,有听受而无问难也。私,谓燕居独处,非进见请问之时。发,谓发明所言之理。愚闻之师曰:“颜子深潜纯粹,其于圣人体段已具。其闻夫子之言,默识心融,触处洞然,自有条理。故终日言,但见其不违如愚人而已。及退省其私,则见其日用动静语默之间,皆足以发明夫子之道,坦然由之而无疑,然后知其不愚也。”
蕅益大师《论语点睛》:
“私”者,人所不见之地,即慎独“独”字。惟孔子具他心道眼,能于语言动静之际,窥见其“私”,故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退”,非颜子辞退,乃孔子退而求之于接见问答之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