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和幸福都属于精神层面,它们应该是一种感觉,痛苦和幸福应该是源于我们的感觉是好还是坏。
幸福在此不阐述,我们单说痛苦。痛苦无非是我们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我们想要的没有达到预期。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如今前两项我们基本上已经满足,大部分人应该是处于第三和第四阶段,也就是社交和尊重需求。
社交和尊重需求,一个人是求不来的,它们是人的社会属性衍生出来的需求,需要他人的介入和配合。
如果把其他因素抽离出来,人的身份认同应该在这两项需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人际关系优劣和被尊重与否大概率和个人的身份有关系。
身份自有的力量会为我们加分或是减分。不是我们势力,而是我们习惯了给人贴标签,而且我们习惯了利用历史来推测未来。
贴标签是最简单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一个人的身份是他最好的标签。扪心自问,我们自己肯定也会根据他人的身份去区别对待。
我们相信历史会重演,而且把历史中的数据作为一种因果联系。虽然有时候他们可能只是时间先后的关系,但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因果联系。因此这就更加深了大家对身份的标签化。
身份既然有着这么重要的作用,自然而然地我们就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份了。当然了,我在此说得身份不单指他们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也包括他们在社会中扮演的每一个角色。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太过在乎自己的身份,不愿意自己的身份有丝毫的损毁。比如,当我们作为领导时,我们不愿意让人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当我们是家长时,我们希望在孩子面前自己是绝对权威的;当我们是朋友时,我们希望自己是那个最值得信赖的。
但我们不是无所不能的,我们不是绝对正确的,我们也不是大公无私的,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我们希望的自己和真实的自己压根不是一个人。
主动承认自己的不足是最优解,但这个时候问题又出来了,我们的虚荣心蹦跶出来了。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看到我们的不足,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我们似乎更愿意打肿脸充胖子,似乎我们更愿意维持那个虚无缥缈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