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谈寒
2018年9月1日
熵:是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
这是一个人为设定的概念,用来描述我们这个宇宙当中一些看似各种种样,实则殊途同归的事件。我们的家不管收拾成得多么一尘不染,最终都会变得乱七八糟,所有的锅盘碗盏,从买来那一刻就注定会被摔得粉碎,只是一个时间早晚的问题,即使最贵重的珠宝,最终也难终化为一堆灰尘的命运。如果仅仅是这些身外之物,那倒也罢了,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实际上也是在这个过程中缓慢地崩解,最终和我们周围的所有人和事物,变成一堆彼此间无法识别的物质。这就是人类最终的命运。
人类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作着各种努力来对抗熵的增加,减少自己系统内的熵值其实意味着活得更明白,更清晰,更有意义。而写作是一种最简单的思维减熵过程,通过文字建立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渐渐形成这个世界里自己的秩序,并让这种秩序产生影响力,作用于生活其它的方面,这就是写作的意义。而反过来,很多大众文化形成的世界实际上是增熵的,让我们在一些看似快乐的活动中渐渐变得和他人一样,没有主见,不能形成独特的世界观,最终变成不可识别的文化奴隶。
接下来这个话题就比较难以理解了,那就是减熵与增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可以认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资本化其实就是一个由减熵到增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现象的独立性渐渐消失,成为大众心理投射物,愿意为其买单或者成为其消费群体,这一过程当中,系统的混乱程度是增加而非减少的。比如听一个流行歌手的演唱会,很少有人会思考到底唱了什么,而是寻求这种活动的公众认同感,或者完成一种崇拜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粉丝与粉丝之间的区别在减少而非增加。
同样,某种程式化的,未经心灵检测的写作也是增熵的,那些所谓心灵鸡汤式的空谈妄言,或者印成范文集的套话,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同化人群的,人们在根据模板撰写文章并进行少量修改,这种作法会让我们人生的价值越来越被某种标准决定,也就增加了自己生命中的熵值。
因此,当我们写作的时候,我们应当相信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感官充满信心,打开一切能量的渠道,这时我们的自身才会变得充盈,灵魂深处的混乱和无序才能消除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