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生命状态,自信。
自信不是简单的相信自己。真正的自信是一种内在的人格,是一种潜意识的模式。童年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充分的认同,充分接纳后,形成的一种不受外界影响的独立的自我价值肯定的人格。
自信心它本质上是一种健康的人格,是一种生命的状态,向上的、无恐惧的、没有忧虑的状态。
假自信有两种状态,今天我们来看看第一种状态。
假自信的第一种状态叫依赖性自信。一个孩子的自信不是来自于自我价值肯定和自我身份的肯定认同。他必须在获得别人认同、欣赏、表扬、肯定、鼓励的时候,或者他只有在别人欣赏、表扬、肯定、鼓励的时候,他才会有自信,他才会相信自己。第一,他渴望得到表扬,第二他只有在表扬的时候才会有动力,有上进心,有好的行为。第三,他非常介意别人的批评,或者他不愿意听到别人的批评,或者别人的批评会很容易激怒他。如果你的孩子符合这三点,那么你就要重视了,这是典型的依赖性相信。举例,很多孩子上课的时候老师叫他,他就好好举手,老师不叫他就不举手了。那么举手的动力就变成了获得老师的认同,学习的责任就变成了获得老师的认同。
依赖性自信的人,他的自信需要不断地得到别人认同。别人认同我,别人欣赏我,对我态度好,对我情绪好,背后不说我闲话坏话,所有人都欣赏我,我才有执行。那么这也是我们讲的就是典型的依赖性执行。
我们每个人都得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为你而存在的。当一个人活在依赖性自信状态的时候,他就很容易受别人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所左右所影响。依赖性自信到底怎么来的呢?有两个核心:
第一个核心,依赖性自信来自于孩子在六岁以前,家长没有无条件给予孩子爱、接纳、认同和肯定。给予的更多的是打压、批评、指责或者是条件交换下的爱。家长一定要懂得,六岁之前必须无条件的去爱你的孩子,认同你的孩子,接纳你的孩子。我们不能因为孩子的各种坏的行为,坏的结果去否定孩子的身份,去决定你爱不爱他,决定你对他的态度,去否定他的人格,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头。如果孩子六岁以前,我们给他的爱不纯粹,你要有好的行为,你要听话,你要满足我的标准。你要学习好,你要认真,你要考100分,你要不玩手机,你要乖。反正只要符合爸爸妈妈的标准,爸爸妈妈才爱你的时候。很显然,这种爱就是条件或者交换交易之爱,这种爱就会出现大的问题。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家长只有给予孩子发自内心的接纳认同,这个孩子才会有高的自我价值感。而这种无条件对孩子的认同,只和孩子这个人有关,和其他任何外在的条件、行为、结果没有任何的关系。
依赖性自信的第二个来源来自于家长过多的错误的或者畸形的表扬。比如说你很棒,你很了不起,你很聪明,你很厉害,智商很高,比爸爸厉害,比妈妈厉害,全家你最厉害。凡是家长说过这些胡说八道,鬼话的,你的孩子就很容易活在别人的表扬当中。还有很多家长,孩子考了100分啊,女儿你真棒。考了100分,妈妈太高兴了,考了100分女儿你真棒,考了100分,妈妈太爱你了,考了100分,你真牛。是不是第一代表了他要是不考100分就不棒。第二,其他没有考100分的同学在妈妈眼中是瞧不起的。第三,孩子考了100分,妈妈太高兴了。那孩子考100分就是为了获得你高兴而来的。那么学习的动力就变成了不为自己责任而学,而变成了为讨好妈妈,让妈妈开心而学,那学习的责任不就转移了吗?家长对孩子这些错误的表扬,过多的表扬、畸形的表扬,直接会导致孩子把自己本来该承担的责任推卸掉。活在别人的表扬当中,讨好型人格乐此不彼。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讲我辅导过那么多的线下的孩子啊,我发现很多孩子出大问题,原因来自哪里。凡是过去活在鲜花、掌声、荣誉当中的,活在奖励当中的,活在所有的围着他转的。这个孩子一旦遇到一点点挫折,基本就属于崩溃的边缘。过度的表扬,虚假的表扬,错误的表扬,畸形的表扬下的孩子,那他的自信都是假自信。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树立一个正确的认知,如何正确的去表扬或认同孩子。
如何正确认同孩子,而不是表扬孩子。认同和表扬是不一样的。好孩子是夸出来这样的鬼话,就不要再相信了。如何正确认同孩子,这是你需要用心思去思考的核心关键。表扬孩子的目的不是去表扬,表扬孩子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孩子不再依赖别人的表扬。第一个举例啊,比如说孩子考了100分,正确的表达是什么?你考了100分,妈妈祝贺你,看到你很高兴,妈妈也很开心。妈妈,祝贺你获得了人生当中的第一个100分啊,但妈妈更应该祝贺你的是你负责任的态度。这就是典型的表扬。
我们来看第二个表扬的核心。六岁以后呢,就要培培养孩子不被别人的表扬所迷惑,不为别人批评而奋斗的。这份不受外界影响的高价值感就是我刚刚讲的第一条,表扬孩子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不再依赖别人的表扬。第三个表扬的核心就是尽量少表扬,多祝贺,多恭喜。只要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当他获得好结果的时候,我们要用恭喜祝贺,去欣赏他,认同他,而不是刻意去表扬。恭喜祝贺就代表这事儿是他的。
更重要的是任何一种结果,任何人其实只要经过努力都会得到差不多的结果。假如孩子考了100分,你要告诉他,通过这个100,妈妈看到你学习的态度。能力的背后是信心、决心和态度的产物。要把背后的逻辑和原理剖析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