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就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团队从零开始做一件事情。创业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梦想。过去几年见过听过很多成功以及更多失败创业案例,总结下来就是创业团队是成功创业第一要素。
一个好的初创团队往往比有一个好的创业点子更重要。迄今最成功的初创团队之一就是1921年上海成立的那支。
成功大都相似,失败各有不同。
初创团队是做事业的一群人
什么是创始人?什么是打工仔?乔布斯是创始人,库克是打工仔。
工作是花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金钱回报。工作就是做一天工,拿一天工钱。工作的人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或者效率最大化,即拿到尽可能多的工资或者在固定工资的时候工作时间尽可能少。
很多人去一家公司在同一个地点一起工作,成为产业链条中的一环。当打工仔挣钱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其实这种以公司为单位,很多人集体分工合作的模式到今天也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
当然如果所从事的工作正好是打工仔的所爱,工作也可能成为一项事业,因为此时的打工仔追求的不仅仅是金钱的回报,还有心理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工作的成就带来的发自内心的荣誉感如果超过了金钱所能带来的快感,他/她会自愿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将工作做到更好,做到极致。这就有点像创始人。
初创团队成员是创始人,就像当年苹果的两个史蒂夫。创始人是在开创事业。创始人必须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要不顾近期利益,不顾可能出现困难,坚持自己的愿景。只有打心底热爱这个事业,创始人才会为之付出全部努力。
重新回到苹果后很多年乔布斯的年薪都是象征性的一美元。因为乔布斯看到的不再是眼前利益,而是未来公司的成长预期,看到的是苹果公司为全人类带来的改变。只有这样的信念才会让他坚持改变,创新,关注用户体验到偏执,才最终成就iPhone 这样划时代的产品,重新定义了苹果公司。
初创团队需要合力
To provide access to the world’s information in one click. Google’s Vision
To organize the world’s information and make it universally accessible and useful. Google’s mission
当年入职培训时第一条就是学习公司的愿景(Vision),使命(Mission)和价值观(Value)。当时心里第一感觉是要这么高调?做好自己的事不就行了?一个小工程师谈那么高大上的东西不是浪费时间?
后来在公司在职场呆久了就越来越意识到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一个公司,一个团队,或者一个组织必须有团队都认可的善的愿景,和与之配合的可行的使命以及规范所有人行为的价值规范,这个团队才可能有合力,有向心力。这个团队才会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统一,才能一起打仗,打硬仗,打胜仗。
那个1921年在上海成立的团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的核心成员充分发挥写作的特长,写了很多文章来统一大家的思想,制订了统一的行动纲领。
无规矩不成方圆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初创团队也必须有自己的规矩。
规矩要集体通过,是集体意见的表现,甚至可能包含了某些妥协的结果。但是规矩一旦集体通过,所有团队运作要无折扣贯彻执行。
规矩要明确团队每个人的责,权,利。
责是每个成员的职责。各人自扫门前雪。每个人工作的最低要求是必须完成自己份內的任务。规矩在明确责任的同时还要明确如果没有完成自己职责时会如何,超额完成职责时会怎样。
权是每个成员的管辖范围。初创团队成员要少而精,团队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每个人都应该有明确的领导范围,如运营,或者市场,或者产品等。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最终决策权的归属要清晰。这保证公司重大决策的连续性,也保证团队领导人的核心地位。
利无疑是最重要的。初创团队最早要达成的规矩就是如何凑钱,如何分钱,如何退出。先小人后君子,有话说在前面。无数初创团队倒在成功曙光初现的时候就是因为利益分配没有事先达成一致,从而导致团队反目。
初创团队一起做公司是成年人的社会活动,要遵守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要学会在逆境中求发展,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同存异,在竞争中求共赢。但是团队赖以存在的基本价值观是绝对不能突破的。任何决定不得以牺牲其他大多数人利益为代价。
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选好团队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