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行为的背后(2)
下了一天雨。晚上,雨停了,稍微有一点冷的感觉。一家人商量好不出去散步,就蜷缩在家里看电视。
外面越来越黑,从玻璃望去看不见外面的任何景物,除了亮起的路灯。
小女儿,靠在妈妈的身边,不断地重复着说:“我们去外边散步吧。”
妈妈说:“今晚有点冷,我们已经不去散步了。你看外面多黑。”
外面还有孩子大闹的声音。也许这个声音吸引着孩子。小女儿继续说:“我爸爸不是说去散步吧。我们每一天都在散步。为什么今天不去呢?我们要坚持。”
听着孩子成人化的口吻,感到非常的可笑。开始,我也希望打算出去转转,后来看了一点篮球赛,就懒着出去了。我在手机上阅读小说,妈妈和两个孩子看动画片。
孩子不断地在妈妈的身边说着要去散步的的话。妈妈开始有一点情绪烦躁了,孩子也越来越委屈了。
我抬头看了看电视。我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妈妈和姐姐看的动画片是一个小电影。小电影有情节,而且是字幕版的英文电影。大女儿一年级能够认识字,小女儿还不认识字。这样的电影,她根本看不懂。单纯的情节很难理解。她很无聊。
我放下手机,说:“来,宝贝,爸爸安慰一下你吧。这个动画片你是看不懂的,对吗?”
孩子看我说破了她的心思,就停止了闹。然后,跳过妈妈的腿,趴到我的肚子上。我把她的头放在我的肚子上,腿让放在妈妈的腿上,一个平躺的姿势。我把小被子盖到身上。她安静的睡着。妈妈和姐姐依旧看电视。
忽然,她大哭起来。她越哭越伤心。我和妻子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我问:“怎么呢?宝贝。”
她说:“妈妈不爱我。”越开越伤心。她趴下,头朝着沙发。哭声越来越大。
我忙安慰到:“宝宝,妈妈爱你的。你看妈妈不是抱你了吗?”
妻子赶紧过来抱她。她扭动着身体,还不要抱。我抱起她,紧紧的裹在怀里。她在大声的哭,但是有减弱的趋势。妻子再次抱的时候,她顺势到了妻子的怀里。妈妈安慰了一会儿,她停止了哭声。
我们停止了看电影,开始了唐诗小打卡活动。
孩子的心思,很难才懂。我们没有办法用成人的思维去衡量。孩子真正的不是想去外面,只是对于不喜欢看的节目的一个抗议。她的哭不是伤心,而是为了引起妈妈的关心。如果,我们把孩子的去外面错误的理解为孩子闹事,批评孩子。我们会在错误的路上走得越远。孩子的哭,我们不能够理解她的真正意图。我们哄得越厉害,她会哭的越凶。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都会藏着他们的小心情。我们面对孩子的行为,不要急于解决这个问题。很多时候,看到的现象并不是亟需我们解决的。真想藏在表象的后面。我们要问一问,孩子这样做,是什么原因呢?她是为了什么呢?挖掘表象背后的问题,减少对于孩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