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鱼海棠》有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大鱼海棠》有感

写在前面。果果不在身边,睡得不安然。也许这就是当了爹之后的最大感受。这世间,从此便有了果宝姑娘的识契羁绊,我们是父女,我们是彼此最好的伴。

回归观后感本身。

个人比较喜欢《大鱼海棠》的意境渲染和色彩斑斓。不读《南华经》,怎能体味庄生梦蝶的逍遥境界。不看《大鱼海棠》,怎会对“鲲”(不是“鹍”)的情有独钟。

影片有种辽阔的价值观——天道好还。虽说,子不语,乱力怪神,但是那种万物生死皆有命的朴素自然观,极好的平衡了天界与人间和神与人的关系。

从“天水一色”到“一划开天地”,都证明了结界对于不同时空的联通作用。想从那里到这里之间来往穿梭,会有电闪雷鸣,会有外貌形变。正如我们人间的婆娑世界,漫行黑沙至黄泉,会有意想不到的经历,或者叫做“濒死体验”。

全片贯穿的精神是舍己为人。从楸对椿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守护,从椿对鲲的报答,从鲲对楸的奋不顾身,从奶奶对爷爷的陪伴,从爷爷对楸的以命续命,从椿为父老乡亲的舍身取义等等,都是在讲给予,讲奉献,讲牺牲。

没有爱过的人,不会懂爱的慈悲和柔软。有种高贵的付出,叫做予之舍之。求之不得心相印,肝肠寸断付相知。

影片中的角色众多,光怪陆离,应接不暇。大神有共工和祝融,小神有嫘祖。其实,个人觉得最出彩的是猫鼠和摆渡三位神祗。或许是离人间最近,便是最懂人间种种,或李代桃僵,或见风使陀,或顺手牵羊,形象效果生动的很,有人味,有人情。

有没有觉得《大鱼海棠》在向《千与千寻》和《葫芦娃》致敬,从天守阁到福建土楼,从神怪到人间种种。

总之,就目前而言,但愿《大鱼海棠》《魁拔》《小门神》是三阳开泰,祖国太需要优秀作品了!听听儿歌就知道,经典永流传。

话说,离开光线传媒和南方报业,写点儿东西的激情和兴致也被琐事拖沓得一懒再懒啦。“平生大志消磨尽,常有难得断舍离。”

诸君好运罢了。

此生安好而已。

听着《大话西游》的《一生所爱》,这下这段杂乱的观后感。不为其他,就是为了吧唧吧唧嘴儿,找找以前行走字里行间的咀嚼滋味。

如果说,回忆会多有感伤,那么,我依旧会选择把美好和感动,揉碎了,摊开来,给想看的人去看,去看支离破碎的万紫千红,去感受浓烈炙热的青春澎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