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反思】
落实综合性学习,搭建亲近古诗词的平台
一一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综述及课堂反思
周国新
4月11日下午。八3八4班教室。我安排学生准备了近两周的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如约举行!
对于综合性学习,我清醒地认识到它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尽管每次都有些遗憾,尽管对于学生而言总有些困难,尽管学校并不支持,我和我的学生还是艰难而愉快地走在落实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路上。
两周以前,我就安排学生们分六个组,按照课本唱古诗、品古诗、辑古诗的要求,自由选择自己喜欢且能做的一项进行准备。
随后我把一些古诗吟唱的音频和《经典咏流传》的视频链接发到班级QQ群。又提前安排学生检查评比准备的情况。
经过这样的前置性准备,终于有了4月11日下午的展示课。
第一节课是八4班的展示课,由王宇航主持。第二节是八3班的展示课,由王子龙主持。三个环节依次进行。
第一节吟唱古诗。八4班参与人数不少,但多数学生放不开,吟未成近似于念。只有胡未子,吟唱得有点味道。八3班只有季梅和孙豪两人参与。但孙豪的表现尤佳,获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但总的说来,我发在群里的资料基本上没起大作用。八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的压力下,对音乐和古诗的结合兴趣近无。反倒是我在引领他们学《关雎》《蒹葭》时,给学生放的徐健顺老师等的吟
唱起了作用。这让我想起太和县教育学会会长李磊主任的一句话:语文的事,要尽可能在语文课堂上完成,才有效果。
真的语文的好些事,不能推向课外。不是学生不听话,而是学生们想学习的实在太忙,各科书面作业数量繁多。家校联合管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工具。不爱学习的学生,根本不可能在课余时间去主动去学去唱古诗。
第二个环节品古诗,学生要活跃的多。周磊的硬笔书法、宋闻闻的毛笔书法,写得颇有模样;季梅、杨静茹等的诗配画,相得益彰。最让人难忘的是八3班的剧本表演。
王红、陈丽彤表演的《木兰辞》,唐龙飞、王顺达等表演的《卖炭翁》,田家庆等表演的《庄子游于濠梁之上》都给学生们带来了不少欢声笑语。当然后两者是文不是诗。其中最佳的是唐龙飞组的《卖炭翁》,他们几乎全组动员,角色分工合理,对诗意理解准确,在理解的基础上又有灵活的变通。比如以同学扮演牛马,以扔两枚钱币代替系向牛头充炭值的红菱。当然这里的表演还有些问题,比如演员腼腆,台词听不到;再比如学生只重搞笑,无法表现卖炭翁的凄楚和白居易的同情。但这些我没有指导,是他们自发地自主的独立的集体行为。古诗苑漫步的目的已经达成。为他们体现出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点赞!
这也告诉我,要充分相信学生,该放手的就大胆让他们去做。做好是经验,做不好是教训。学生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在锻炼中发展,不是吗?
第三个环节辑古诗。两个班表现相当,大多是弄一张纸,模仿课本上的例子辑录相关主题的诗句。其中做得最好的是祝燕娇、宋闻闻组编辑的。她们除了诗句主题外,还有一个编后记。当然如果他们能把辑古诗的活页装订在一块,前面加个封面,里面配点插图,就是颇有创意的诗集了!
综合性学习,我尽力落实。虽然我依然行走在路上,但我给学生搭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平台,带给了学生欢笑和锻炼。因此,我已经和学生约好,下一个综合性学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开启准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