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的出生比较显赫,而且他自己还当过议会的议长。最后,他不愿意当了,把议长的职位给卖掉,拿了一大笔钱来,去做学问,潜心去读书,然后全世界各地,那当然这个全世界主要指是在欧洲了,各地旅游。
丰富的阅历,培养了他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阅历也使得他对某些重要的问题,有了更丰富和更深刻的思考。他最后落脚在了英国一呆就是两年,他所写的几本书,都是和英国有关的。
第一本《波斯人信礼》,第二本《罗马盛衰原因论》,这两本书虽然谈论的是过去是异邦,但是,它都是基于过去历史的描述,基于异邦人的口吻描述出了,他对于那个社会的变化的要求。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样,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古人之口,借它人之言,是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当然,他最重要的,不在于借助别人的话语,而是通过是用自己的话语,著成了这本《论法的精神》。
这本书的影响多么大啊,在今天我们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赶超它,在两年之内竟然印刷了22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版本?
当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刚出版以后销量不大,在西方的印刷业出在18世纪的时候,一本书能够印500册,特别是这种带有学术书,就已经算是很高的印刷量。而当时的社会是这样的,几乎所有的出版这样的学术类的著作,都是要自己付费的,因为出版社是要赚钱的,不是出版社给你钱,而是你给出版社钱。
所以,这类学术著作不是普及读物,一般人印的比较少,就自费出版了。但是,自费出版第一版出了以后了,当时的出版商就发现一下就卖光了,很快就销售一空。当时,出版社当然愿意多印了,但它又不愿意重印,所以,就反复的印。每次改版的时候,孟德斯鸠都会在上面的做一个小小的改动,以表示一个新版的诞生。改版改到最后,乃至于他去世以后100多年以后,人们要重新印他的全集的时候,已经不知道哪一个版本应当采用了。
在出版了八个月之后,孟德斯鸠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做《答反对者》,这篇文章后来被附在这本书的最后的附录当中,为什么自己要进行答辩?
是因为他的书不仅受到欢迎,其实,他受到的批评远多于受到欢迎。因为欢迎只是一个普通大众的表现出的态度,而批评是来自于官方的强烈的态度,大家有知道,这种强烈的批评或批判,在很大程度上,对他的书产生了很大的反作用,就是他的名声不胫而走。
今天也是这样,一个人受到了批评反而是好事,特别是引起某一个大领导人的批评。
曾经有一个名人说过一句话,说,“哪天我要是被邓小平点名批评,这是我一辈子做的最好的事情”。这恰恰说明,这个人产生了能量振动,引起了有关的强烈关注,当然对他本人的出名,也是大大有帮助的。
所以说,孟德斯鸠也是如此,它的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当然也因为他的书而不断地被世界各国,主要是欧洲国家所欢迎,不仅如此,他最后还当上了法兰西院士。
法兰西院士是一个荣誉,它并不是一个实际的工作职务或官职,它仅仅是一个荣誉,而是对所有对法国以及整个人类的思想文化科学知识,各个方面各个领域里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作为一种荣誉。就像是英国的院士,剑桥大学给的那个荣誉学位一样,它是一种荣誉,后来,他也得了各种各样的称号。
《论法的精神》这本书在西方的最大影响,不仅仅是在他当时的时代,同时也表现在了后来的时代。像康德、黑格尔、以及马克思都对孟德斯鸠这本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马克思在它的《法兰西革命》中他也不断的提到孟德斯鸠,说他在150多年前的一个著作了,但是,他认为在这本书中所形成的思想,已经变成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方式。
由此可见,这个影响是多么深刻,多么普遍。
所以,马克思说,它不仅仅是一种思想,它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格局。即使是今天,我们依然生活在马克思的思想之下,就像德里达所说的一样,马克思的幽灵们无处不在。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一样,共产主义的幽灵无处不在一样,今天我们只能说马克思的幽灵无处不在,因为它已经变成一种社会现实。
对于启蒙运动的最早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来说,《论法的精神》,不仅仅是给了这个社会的巨大变化,其实更重要的是,它提到的这些观念,其实是对人的本性的,非常深刻的非常具体的一个揭示。
那我们来看,他在《论法的精神》当中,是如何讨论这个法的观念的?
今天我们讨论法哲学的时候,我们会把这本书,来作为法哲学讨论的一个非常经典的著作。今天同样讨论政治哲学、法理学,以及一般的法学理论的时候,都要涉及到这本书。这本书,在当今的法律思想史当中的地位,远远地超出了我们所了解的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
因为亚里士多德的《政治论》,只仅仅强调了把人看作是一个政治的动物;而孟德斯鸠,他不仅仅满足于把人看作成一种动物,还要把人看作是一个社会动物。
人是社会的动物,并不是马克思提出来的,恰恰是从法国的思想家提出的,人是社会动物,这个社会动物是因为这个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因而,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除了要充分发挥并利用自己的个人权利之外,还要充分的考虑到,在这个社会当中每一个人的平等权利。
所以,在当孟德斯鸠的心目当中,对于法的理解其实它包含了对人性的一种理解,而人性它包含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自然(Nature)。
我们会发现在整个法国的启蒙运动思想家当中,它们非常强调“自然”这个概念,我们会误解这个概念,自然是什么?
比如说,我们有时候理解的自然。如果是一个大写的自然的话,我们会理解成外部世界,我们人生活这个世界当中,这个叫自然,我们另外加一个中文词叫“界”,也就是自然界。
当然了,在说这个自然界的时候,人当然也是在里面的,但是,当我们在谈自然的时候,我们又把我们人作为一个旁观者了。
所以,这样一来,人是在自然界的对立面出现的。所以,这就出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在从物化的意义上,对象的意义上来理解自然,就是把自然看作成对象(Objects),在这里因为人是作为自然的对象而出现的,所以,人才成为一个主体(subject)。
所以,才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我们今天所有的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都是建立在人的主体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通常被叫作二元论,就是在人与自然基础上的二元论。
所以说,在法国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当中,它们所讲的“自然”,还不是我们上面所说的“自然”。它们讲的是什么?
它们所讲的“自然”,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以及人自身发展是有一种规律(Law),而这种规律就叫做“自然”,我们要依照这样的规律,我们可能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这个规律的存在,但是,我们每每都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在从事着我们的行为。
社会的发展的结果,也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进行的,在法国的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当中,它们始终认为传统的哲学,以及传统的思想观念,给我们灌输的是我们人类可以构造一个关于社会,关于外部世界发展的规律性的理解。
所以,这个叫做“构造”,而这构造出来的东西,叫做理想(Idea),理想是被我们构造出来的,它不是我们通过对规律的认识,是自发自然形成的;所以,传统的意识观念都认为,我们构造一个东西,我们拿着这个东西,让它成为我们认识这个外部世界的工具,这是一种传统的意识观念。
而这一点恰恰是法国的思想家们所要批评的,在孟德斯鸠看来,人们以往以为自己是按照自然的规律行事的,其实这种规则,只不过就是人们构想出来的观念而已。而法国的哲学家,恰恰是要改变这种情况,第一个告诉我们,不完全的站立在已有观念的对立面,不站在已经有的成见的对立面,我们并不反对所有现成的成见。
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在现在的成见之外,应当看到事物自身还有发展的规律,这都是孟德斯鸠在这本书当中,所给我们揭示了一个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