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陶渊明、屈原、李白、杜甫是伟大的诗人,这点无容置疑,但说苏轼偶尔才称得上伟大诗人,用上“偶尔”一词,这点不敢苟同。我认为,苏轼作为百科全书般的天才人物,无论过去将来,都堪称伟大。
首先,先明确“伟大”这一词的定义。什么是伟大?伟大一词,出自《大唐西域记·伊烂拏钵伐多国》:“国南界大山林中多诸野象,其形伟大。”原意为巨大魁梧,现引申为不计较个人利益,为群体或整体,包括其他个体进行奉献和牺牲的精神。那么怎样才可以称得上伟大诗人?在诗歌创作和社会贡献上要登峰造极,两方面都要兼顾,才可以称得上为伟大诗人。苏轼,正如我在文章开头称他为百科全书般的天才人物,在多个领域的成就都非常巨大,社会贡献更是意义非凡。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文、诗、词书、画五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其文纵横恣肆,并唐宋八大家之列;其诗清新豪健,与黄庭坚号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书开尚意书风,位宋四家之首;其画重神似,主张书画同源,画外有情,开“士人画”一派先河。普通人在文诗词书画中任何一方面有所成已是奢望,苏轼同时在这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非天才不能及此。以上为文学成就。
以下为社会意义及贡献。
词在唐宋初期为小道文学,供茶余饭后浅吟吟唱,难登大雅之堂,一直以来诗尊词卑。
苏词以诗入词,主张自成一家,词是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的,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诗流传下来大概有二千多首,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具有鲜明的批判主义,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犹擅长议论文。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虽宋朝散文苏轼与欧阳修、王安石齐名,但单散文而言,苏轼无疑是成就高的一家。
苏轼遍学晋、唐、五代书法名家,自成一家,自创新意。其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宋人尚意书风,当推苏东坡,所书写《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黄山谷对此帖的评价是:“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苏轼一生经历宦海浮沉,屡次被贬,但他乐观旷达的性格,随遇而安,每到一地,躬身教化,影响深远。例如他被贬海南的时候,海南宋朝一朝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综上所述,苏轼当之无愧为中国伟大的诗人这一称号。至于题目里谈到“有的人说”,我上网查了资料,应该是出自李泽厚的《苏轼的意义》:“其实,苏(苏东坡)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画的真迹不可复见,就其它说,则字不如诗文,诗文不如词,词的数量也并不算多。”此为哗众取宠,井蛙观天之语,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