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新旧交替稀松平常。
2. 一个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站画上休止符,如同一颗颗时光胶囊渐渐隐入岁月长河。
3.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有这样一个观点——媒介是人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一些媒介纵然已经消逝,但它们的历史,某种程度上也构成了每个个体乃至社会与时代的历史。
4. 在成长于“Web2.0”时代的人们心中,那些消逝的网站并非一串串冰冷的数据。它们拥有自己的“生命”,是成长的陪伴者、青春的见证者,承载着你我生命中一段有血有肉的时光。
5. 当我们怀念人人网时,我们所怀念的事轻点鼠标间吉光片羽般的“小确幸”,亦是链接之下,青春朝气的自己、热气腾腾的时光。
6. 在时间的洪流中,没有谁能永远停驻,我们总在告别,又一次次开启旅程。回过头,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走好当下的、通往未来的路。
7. 当人们最后一次为它们集中停留驻足,也是对过往岁月的一次深情回望、郑重挥别。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当金庸带着他的武侠梦归去,当琼瑶带着她的言情文“翩然”转身,当一个接一个熟悉的名字、脸庞、声音离我们远去,又如何能不感慨、不神伤?
8. 当人生开始不停地告别,我就知道我真的已经长大了。
9. 互联网是改善民生的幸福网,也是聚民心、汇民意的民情网。
10. “网”罗社情民意,汇聚人心力量。互联网已经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渠道,助力人民当家作主迈出新步伐。
11. 近年来,山西的古建筑、黑龙江哈尔滨的冰雪文化、贵州的“村BA”等以前较少被外界了解的文物遗存或文化现象,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走红“出圈”。每个地方都有机会通过网络传播自身的特色文化、打造城市的IP形象,这是强大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依托互联网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将为中华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更好激发亿万人民向上向前的精神力量。
12. 30年来互联网带来的天翻地覆地变化,离不开有效的网络治理。如何防范网络沉迷?如何打破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如何避免流量至上、片面追求眼球经济?如何治理网络暴力、网络谣言?如何守护用户隐私、确保信息安全?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在最大限度激发其正面效应的同时有效防范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互联网始终向好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