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千古名篇《清明》。史载,南宋谢枋得作《重订千家诗》,从一批旧书中中收录了一首署名杜牧的《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这首《清明》诗在民间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从古至今,对《清明》这首史的原文作者和被修改过诗内容学术界颇有争议。尽管如此,一千多年以来每逢农历清明节期间,上至启蒙孩童下至耄耋老人皆能背诵全文,以表达对先祖怀念之情。
唐代时期的清明节,是和寒食合并成的一个郊游的节日。但在寒食这个节日时,朝廷就会组织各种祭祀活动。汉族人扫墓的时间点是在寒食,后来寒食与清明合并,于是就改为清明扫祭。唐高宗、唐玄宗时期,为少办纪念活动,节省国家支出,曾多次下诏禁止。尽管这一法令并不能完全禁止民间的扫祭行为,但是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唐代国家为了杜绝清明节的扫祭行为,还采取了严厉的行政处罚。《清明》诗作者杜牧身为朝廷官员,必须遵守朝廷法律,但思念祖辈的迫切情感,无法控制,此刻顿时爆发。借酒消愁,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清明》
细读这首《清明》,杜牧到底是在写什么?它真的是在写一个人,因为不能在清明节的时候回乡扫祭,所以伤心得“欲断魂”吗?依我看,只要学过、读过这首千古名篇《清明》的人们心里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