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能力,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重要能力。一个表达能力差的人,具体表现在:文字逻辑不清晰,看得人云里雾里;说话没有重点,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听得人一脸懵。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是:先学会归纳,并在各种需要表达的场合“刻意练习”。
1
你有过这些体验吗?
实习的时候,领导说:“小X啊,昨天整理的会议记录我看了,再改改吧,重点还不够突出。你可以把小Y之前发的邮件拿出来参考一下,增强一下邮件的逻辑性。”
群面的时候,轮到你发言
“嗯,我觉得……我认为……然后……还有……另外……”
留下一堆人皱眉看你:“你到底想说啥?”
而总有那么一两个大神的发言是这样的
“首先,其次,最后”或者“第一,第二,第三”,旁人不住点头。
过年的时候,爸妈说:“来,给叔叔阿姨敬个酒!”
然后你支支吾吾:“那个……叔叔阿姨……我……敬您们一杯酒……嗯……就是……”
你很紧张,也许你在祈求对方是一位善解人意的长辈,这样他就能够早早接过话头替你化解尴尬。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由你的一句“我干了,您随意”草草结束。
你尴尬地坐下来,静静地听久经酒场的老将教你怎么敬酒。
“这杯酒敬XXX,主要表达两层意思,一是感谢,二是祝愿……”
这些都是因为表达能力差的原因造成。
2
研究发现,人脑一次能够理解的思想或者概有限。乔治·A·米勒在相关论文中提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大约7个以上的项目:有的人可能一次记住9个项目,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住的是1个项目。
因此,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走过4到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方便记忆。这就是为什么当你面对杂乱无章的一堆信息时,容易感到困惑;而将它们进行归类分组后,你就能轻轻松松记住了。
举个例子:比如,当你看到“西瓜、牛奶、鸡蛋、酸奶、萝ト、橘子、油菜、香蕉、茄子”,可能来回看几遍都记不住。把它们归类分组后,变成“蔬菜:萝卜、油菜、茄子;水果西瓜、橘子、香蕉;蛋奶制品:牛奶、鸡蛋、酸奶”,就容易记忆了如此分组的过程,也让你的思维的抽象程度提高了一层。在“蔬菜、水果、蛋奶制品”这一分类基础上,更进一步、更高层次的概括则是“食物”。
再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有12个词,24个字,你可能读好遍也不一定能记牢。如果给它们进行分组:先把这24个字分成三组,每组由4词组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
第一组是描述【国家】层面的,可以理解为,富强的国家、民主的国家、文明的国家、和谐的国家。这一组词意都比较大气,与国家的关联度较强。
第二组是描述【社会】层面的,可以理解为,自由的社会、平等的社会、公正的社会、法治的社会。这一组的词意主要是在阐述社会层面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第三组是描述公民【个人】层面的,可以理解为公民要爱国,公民要敬业,公民要诚信,公民要友善,这一组词是最接地气的,也是涉及到每个人的。
分组以后是不是好记多了呢。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能找到不同素材、观点之间的联系,在逻辑递进的过程中,让思考逐渐走向深入。
3
其实我们归纳的习惯人人都有,与生俱来。只是你自己没有引起重视罢了。双十一,收到快递一大堆,有吃的用的、有化妆品、有衣服、有鞋子、还有书籍,你不可能一堆堆在地上吧,你肯定会把它们归归类,吃的专门放一个地方、衣服放衣橱、鞋子进鞋柜、书本上书架。我们往往在整理实物时能做到这些,而在语言和文字表达上,却不会整理归纳,让人感觉你的表达杂乱而无序。
归纳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解决我们上述的表达问题,因为无论是你写的还是你说的,都是为了传达你的想法,并让他人了解和接收(接收≠接受)。面对没有逻辑的表达,受众准确接收信息的难度会比较大,信息也容易丢失。而有逻辑的信息,受众会更容易接收。这是由人类大脑的特性决定的。以前写过一篇文章《人人都应该学一学的一二三四》,其要点也是通过归纳,梳理素材,把该表达的内容讲清楚,说明白。有4种逻辑顺序可以参考:一种是时间顺序:早上、中午、晚上,过去、现在、未来,课前、课上、课后。还有一种是结构顺序(最常见的空间顺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学校、公司、家。还有一种程度顺序(重要性顺序):首先、其次、最后。最后一种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学会逻辑归纳并不难,主要的是有意识地去应用,如果你在家里能把物品理得清清爽爽,那你也同样可以能把语言文字表达得条理清晰,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