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几号回来啊”,“出发了没有”
朋友圈流行动作,晒一桌子的饭菜,
这都是别人家的过年。
我也犹豫不定,妈妈我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回来,我想回有点担心
妈妈说:你回来干嘛!你不能不回来吗?…我说,人家都是盼着孩子回去,你怎么还不让我回…
给妈妈,挂了电话,我在车里哭了半天
于我而言,对家的情感是复杂的。哪里有我的亲人,有我渐渐年迈的父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然而,家仿佛又是一个黑洞,每一通来电都会让我心神不定几天,每次电话都会噎的想生气,每一次回家都会让我生病一场…
我想:我还是要回去,我做的自己的那份就回去看看爸妈,我想让麦穗知道妈妈从什么地方而来,看看妈妈小时候长大的地方
经过长途跋涉十多个小时的长途,先到婆婆家,准备第二天周转到妈妈家,我给妈妈打电话,妈妈说:我明天得陪你爸去市场卖菜,你回来自己做自己吃吧
一年365天,你这几天非得去卖菜吗?明天再说吧,几点到家,看明天我的状态吧
晚上爸妈回来,我们开始做饭,看着爸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院里里跑前跑后的忙活,我心里不禁纠结,是我给他们添麻烦了,我回来是对的吗?
做好饭,妈妈叫来弟弟一家吃饭,爸爸喝着酒累的也没有前几年健谈了,孩子们吵吵闹闹,妈妈忙前忙后,麦穗认生,姥姥想帮我抱着,她却帮不上忙。吃饭的时候爸爸对着弟弟说,你把这一盘鸡端走吧,明天你睡得晚,也有的吃…那种恨不得饭端到嘴边,人家还嫌你烦,你还觉得自己爱的不够。
年前在妈妈家呆了一天,年后又呆了半天,爸爸妈妈,干不完的活,操劳不完的老老小小,我们几乎没能坐下来面对面好好的聊个天儿。最感动的是妈妈带我到去房间的角落里去欣赏她养的花花草草,没有被冻死,今年保护的很好。我不禁多看了两眼,像是嘱托她们好好的,这些小花妈妈琐碎又辛劳的生活中的小确幸,是她的亮光和安慰。也点亮了是我们短暂团聚时光的。
我理解他们的生活节奏不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她们反而很享受我回去能帮他们给一大家子做好饭。我也理解他们的相处模式,很多做法,价值观无法认同,好像我也不能说些什么建设性的意见,我也给不了什么帮助。
“你有没有给侄子们发红包啊”给了给了,这种礼节我什么时候忘记过,从上大学做兼职赚钱,还没开始工作就开始给了
“我怕你忘,我在中间不好做,你是姐姐,吃点亏应该的,哪有回娘家不为兄弟吃亏的…”
我不知道说些啥,用上帝的视角去评判,肯定是不欢而散。我什么都不说我憋的慌。我感觉到深深的被撕扯和压抑…
这一年我也积攒了很多话,想拉着妈妈的手去诉说,积攒了很多委屈和辛苦,像投进妈妈的怀抱,想陪老爸畅快的喝两杯…在这个深深又浅浅的红尘和世俗里,我们都是孤独的。我的精神家园在故乡的远方,已经被封存了。
我16年前,高考落榜,备着行囊毅然决然放弃复读逃离家乡。我如今越发清楚了。在这个城市扎根,不仅要努力上进,有自己的事业,亲手打拼,构筑自己的小窝组建家庭,这些都是刚需,必然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再这个城市重新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是可以谈天说地聊的来的三五好友,是有困难可以寻求帮助的资源人脉,是孩子们的玩伴,是可以给你温暖给你归属感的小圈子,是可以带你成长给你指引的长辈前辈贵人。一切的一切需要我们重新构筑,想到这里,突然觉得我们这样的人孤独又勇敢。也更加热爱这座城市,喜爱目光所及的你们了。
我又一次郑重的把我的后半生交给了这座城市,交给了这片山川湖海。我大概快对得起无锡新市民的这个称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