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感悟】跟着余老师学创新教学设计

      今日重逢我的导师敬爱的余映潮老师,这位年近耄耋的老者,仍怀着炽热的教育情怀奔走在祖国的教育沃土上,倾囊助力青年教师成长,这份热忱与坚守,着实令人动容。

        今日有幸聆听余老师两节课,深感受益匪浅。他的教学设计,总是在深入研读教材后,对文本资源进行精准提炼与巧妙整合,最终形成的创新方案。

    先来看上午的《往事依依》创意教学设计

丰厚的铺垫;

教学创意:读中学写,一课学三文。

活动一、浏览,品析全文的精致结构,观察方法指导

示例。

总结:

《往事依依》的精致结构:

首段总领全文;

选材之一“小时候”:看山水画;读水浒传。

选材之二“学生时代”:读书;听老师讲课 时吟诵古今诗歌。

引用老师的教导:点示全文主题。

结尾照应前文,照应第一段,照应标题,抒发真情。

这样,我们理解到了叙事短文的层次分明的结构形式。

活动二、听记,知道第五段的构思艺术

第五段其实是一篇短小的记叙文。

结论:

《我的老师》的生动写法

首段点题,总领全文;

选材之一“国文老师吟古诗”;

接着议论抒情。

选材之二“国文老师吟新诗”:接着议论抒情。

最后用抒情的方式结尾。

我们又理解到了一篇叙事短文精美的结构形式。

活动三、读背,增加美妙的语言学用

示例

        《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

        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小结

微型读后感的表达

浓缩阅读内容

抒发阅读感受

我们知道了微型读后感的一种清晰简明的结构形式。

本课学习小结

积累语言材料

细致观察课文

收获表达经验

        反观我们多数教师,往往是紧扣教材讲授零散知识;而余老师的课堂设计,却总能让人眼前一亮——他始终以教材为载体,聚焦学生能力的训练与核心素养的提升,让教学真正实现了从“教知识”到“育素养”的跨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