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天
2015.02.11 周三 晴
今天女儿回家了!
今天女儿回家了!
下午接到老公电话,说女儿到家了。听得出他的兴奋。提前下班回家,女儿正在看电视,嘻笑着扑过来,虽然心里很开心,但眼泪已经不受控制地落下来,竟然哭出声。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是抱着女儿哭了起来,女儿似乎也安静了。老公走过来抱了抱我们娘俩,然后把我和女儿分开,揽着我坐上沙发。情绪收敛后,叫女儿坐在我身边,但我控制住,并未提及她的行踪,只是关心女儿过得好不好,虽然我的本意是质问女儿的行踪、指责她的行为。
晚上老公掌勺,做了一桌好菜,女儿似乎比前段时间成长很多,给我们夹菜,找话题逗趣。真希望这份幸福没有间断。
睡觉前女儿到我房间,让我今晚陪她睡,老公答应了,眼里自然会流露出一丝羡慕、嫉妒与爱。和女儿躺在一起,她抱着我的一条胳膊,然后问我怎么不问她这段时间都做什么了。我说,看到你的样子,我就放心了,其它什么都不重要了。女儿更紧地抱住我,一点点地给我讲了最近的经历。虽然心疼女儿,但我更看重这一刻,健康、稳重的女儿活生生地就在我面前。
徐少波
回复
女儿回家了!
我相信,“没有任何的言语,只是抱着女儿哭”所表达的,比任何的言语都厚重。更相信,女儿已经感受到了,感受到了妈妈的心。安静下来,让我们安静下来想一想:有什么比妈妈的眼泪更能令儿女动容?想一想我们自己,想一想我们的父母吧。
“叫女儿坐在我身边,但我控制住,并未提及她的行踪,只是关心女儿过得好不好,虽然我的本意是质问女儿的行踪、指责她的行为。”这是一个母亲该做的!首先,无论是谁,当自认为做了“错事”的时候,心都是发虚的。这种时候,如果受到指责或惩罚,就会变得“心安理得”,因为已经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了代价,就丧失了其后从内心中认错、行为上改错的动力。其次,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健康、稳重的女儿活生生地就在我面前”这真的就已经足够了。没有了“人”,又谈何其他呢?
李克富
点评
又见撒娇 再说退行
请你仔细阅读日记的最后一段:那个处于青春期且极为叛逆的女儿,却在离家出走又归来的这个晚上,突然像个小孩子一样来到父母房间,当着父亲的面提出来让母亲陪她睡觉,而且在睡觉的时候还抱着母亲的一条胳膊。这显然是一种撒娇,专业术语叫作退行。
是否觉得这种说法很熟悉?
如果你一直在跟踪这位母亲的日记,请回返到1月17日。那天,这位母亲醒来后哼哼唧唧、在老公问候时流着眼泪,车库内提出让老公背着自己的要求,希望老公像关心女儿一样关心自己。由此,我的点评是想通过认识一个在丈夫面前撒娇的妻子而提醒大家:退行是一种无意识的示弱!
两次都是撒娇:那次是母亲,现在是女儿。其实,像撒娇这样的退行方式并不是女人的专利——当“老公答应了”但“眼里自然流露出一丝羡慕、嫉妒与爱”时,也是男性的一种退行,只是我们不能用“撒娇”称呼而已。
很想再次表达:这种退行是一种成熟的防御,它反映了当事人心理的柔韧。而柔韧,是最佳的环境适应方式,当然是体现心理健康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门诊上见到过不少因孩子问题而求助的家长:做父亲的总是一本正经地板着,满脸冰霜,交流中会发现,他所认定的东西难以更改,极为固执;做母亲的也总是哭丧着,一脸阶级斗争的模样。很多这样的父母承认,他们夫妻间从来就没有调侃或玩笑,言谈举止总是中规中矩,像对待外人般公事公办。他们对待孩子的信条是:“长大了就得有个大人样,而做家长的就得做好榜样。”撒娇,自然为他们所不齿。
每当见到那种在我面前泪流满面的母亲,我都会很委婉地问:“在老公面前哭吗?”
如果得到了肯定的回答,我会继续追问:“当你在心里难受时,会趴在老公怀里哭吗?”
这是两个非常专业的提问,提问者的理论假设是:一个成年女人的哭泣就是退行,而能够在丈夫怀里哭泣就是撒娇。
很多女性竟然会在这个问题面前发懵,沉默半天后才给我回答。聪明点儿的,会因为我的提问而有所领悟。
悲催的是,有些女性告诉我,她们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或者不敢!我知道,在不愿或不敢的背后,是曾经遭受过的拒绝。于是,我便能够推断出这对夫妻的互动模式了,接下来,我也就能够了解这样的家长或家庭会给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成长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