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征圣”第二。“征”为“验证”之意;“圣”就是“圣人”。“征圣”就是验证于圣人。此种解释我以为得当。首先说一下我对圣人的理解。去年读《西游记》写了点札记。其中对于孙悟空出世感触颇深。小说写孙悟空出世后成为群猴的领导者,尤其是感知生死之悲,具有先知先觉之特性。由此我想到,猴子尚且如此,人类就更不必说,也有先知先觉者。根据轴心时代东西方的圣人的业绩,可以推知神话中的三皇五帝应该是确有其人,确有其事。再读《史记·本记》,可以知道夏商周三代均和三皇有关。屈原也不无自豪的宣称“帝高阳之苗裔兮”,可见,圣人就是三皇五帝,就是最初沟通神人之人,也即明了天意之人。“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所以孔子“述而不作”。孔子懂得圣人的意思,而圣人懂得上天的意思。所以“文成规矩,四合符契”。换言之,圣人是代天言志,姑只能在圣人身上“验证”。“是以论文不征于圣,窥圣必宗于经”。而经的言辞或简言,或博文,或明理,或隐义,就是“繁略殊制,隐显异术,;抑引随时,变通适会”。各种文体成矣。
读《文心雕龙》有感(二)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民生而志,咏歌所含。】 人有各种各样的情感,比如喜怒哀乐,惧爱恶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