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本来在外面跟朋友吃饭,谁知我刚动筷子就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开口就说:“xxx妈妈,我是某某超市的,你的孩子在我们店里拿了东西,昨天也拿了,你看怎么处理?”乍一听我有些懵,这是什么鬼?孩子拿东西是什么意思?不会是诈骗吧?我当时闪现出可能孩子去超市拿东西,没付钱,记账等着家长去结,类似我爷爷原来经常去村里的小卖部拿东西一样。
我问对方拿了东西是什么意思,对方说要不让孩子跟我说。电话里,我真的听到了孩子的声音,看来这是真的,没有诈骗。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赶紧又问了一些细节,我明白了,孩子这是偷窃的行为!仿佛晴天霹雳,我真是不敢相信,偷窃这种事竟然发生在我孩子的身上。我们平时对她的教育虽然不尽然得法,但原则性的错误绝对不会犯的。顾不上吃饭了,我跟朋友道个歉,急匆匆赶去处理。
在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事该怎样处理。首先肯定是跟孩子跟超市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看监控核实证据。其次是跟超市工作人员商量解决方案。再次是要跟孩子好好谈谈,借助出现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教育。整个过程中,我不能慌,不能有情绪,既要跟孩子说明事情性质的严重性,同事又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因此让孩子留心理阴影。一路上我都很沉着冷静,我体会到了“定海神针”的重要性。
到了超市办公室,我先简单跟工作人员了解了一下情况,并且看了监控视频,确定是我家孩子。过程中有一个细节挺让我感动的。虽然面对孩子的偷窃行为,工作人员对孩子却没有厌恶之情,在描述事情时对孩子还用了“乖”,让我感觉很暖心。这个工作人员没有把我的孩子当作小偷对待,没有对她恶语相向,没有伤害她的自尊,这点我必须感激!征得对方同意后,我跟孩子单独谈了一会,了解孩子的想法。
我问孩子知道她的行为是什么吗?孩子说不知道,妈妈没教过。我很惊讶,我没教过吗?可能真的没有用言语教过,我向孩子承认,如果妈妈没教过,是妈妈的错,孩子今天犯的错我也有责任。我又问孩子,平时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去超市是怎样做的?我们有偷偷拿了东西不付钱就走的吗?孩子说没有。我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爷爷的这些行为对你也是教育,你没注意到吗?”孩子回答没有。
我又问孩子为什么要偷东西。孩子说想吃,但是如果告诉我,觉得我不会同意给买。她说曾经有一次爸爸带着她和弟弟去一个小超市买东西,当时弟弟拿了个东西在手里,没付钱就走了。这件事可能让她以为可以这样投机取巧。所以这次效仿了。而且,据工作人员和孩子自己交代,她不止这两次偷窃。(事后我让孩子仔细回忆一共偷拿了多少次,孩子说有六次。我很震惊,六次了,我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虽然当时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比如孩子上了半天课回家竟然说不饿,不吃饭。我虽有狐疑,但没细究。)俩孩子都出现类似私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我确实疏于管教,必须重视。这就像院长说的,要修剪孩子的神经元。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要教会孩子明是非,正行为。
简单和孩子沟通后,我和超市店长达成处理意见,我进行赔偿,店方将视频删除,并且给我写了一个条子。我很感激对方,本着保护孩子的心,没有声张此事,没有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强调说让孩子意识到这种行为的错误性,以后不要再做错了。我们要走的时候,对方一直提醒我下午要看好孩子,怕孩子想不开之类的。真的很感恩,遇到了好人。我让孩子给两位好人鞠个躬表示感谢,孩子不肯,我自己示范给两位好人鞠了躬。对方直言不需要这样。
回家后我又仔细听了两遍院长讲的《偷窃的孩子,可能在“偷爱”》,我分析了一下孩子这次偷窃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平时看到同学吃各种小零食很羡慕,跟我说了我没买;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当,对孩子的“物有权”教育不够。俩孩子的东西没有严格区分,相互可以拿,且没有征求所有者的同意。大人平时也没注意,没有征求所有者的同意就私自拿东西,给孩子不好的影响。今后我们家里要按照院长教的方法将家里的物品进行所有权确认,做好标记,制定规则,培养孩子的“物有权”意识。
学习之后我又跟孩子谈了一次。我再次跟孩子强调这种行为的性质,并且用院长教的正面教育的方法对孩子进行了引导。最后我跟孩子提一个要求,就是以后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求要跟妈妈说。妈妈不见得每次都会满足她的要求,但是我们可以商量着办。我问孩子,当被工作人员叫去办公室查问时她是否害怕。孩子说害怕。我问她怕什么,她说怕妈妈骂她。我问她看到妈妈后还害怕吗?孩子说不怕了。原来我想象孩子可能会害怕被别人骂,想不到却是害怕被我骂。这有点“苛政猛于虎也”的意味,我心里不是滋味。我也得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了。
老公晚上回家后也用他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了教育。我没在现场,不知道老公怎么教育的,老公也不肯透露,只告诉我他没有发脾气,没有骂孩子,只是跟孩子讲道理。他打包票孩子绝对印象深刻,以后不会再犯。事后我听老公对孩子说了一句:“第一次犯这种错误,是爸爸妈妈没教过你,不怪你,是爸爸妈妈的责任。”这句话还比较温情,我也比较放心了。
面对孩子出现大是大非的问题,怎样处理,对父母是一个考验。我们只有学习科学的应对方法,才能做到把坏事变好事,也就是改译的力量。希望孩子受到了教育,真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