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意外,美国,商业小说
一场春雨是昨天晚上从窗外偷偷摸摸爬进来的,正在电脑前写字的我感到背后一阵渗冷,紧接着窗外有滴滴叭叭的声音。
早上是被窗外的小鸟叫醒的,叽叽喳喳的麻雀伴着其他动听的鸟鸣。空气是通透的,入鼻是刺辣的,桃花在一夜之间换了绿新衣。所有不开花的鹅黄已经绿的发亮。
早上继续研读两篇教材里的文章,赵州桥和苏州园林。以前小时候没怎么用心的读,只知道老师要求背诵,考试可能会涉及。想一想,现在的学生似乎也没逃过这种宿命。至于为什么学,学什么,可能老师也没有仔细想过。
若论文学价值,超过他们的文章多如牛毛。甚至,多读几遍我也能从中挑出一些瑕疵。反倒,这要我们喜爱写字的人来思考,为什么他们的文章可以选在教材中了?
今天赶早出发,其实学校的环境比家里好多了。
走在马路十字路口时,望见很多人堵在马路上,走近了才看见两辆车追尾,一辆越野车的右侧凹进去了三分之一,旁边停了一辆七座的面包车。面包车的右前轮下压着一辆女士电动车,车上还有一个小挎包。
人群都挤在路边的石墩上,穿过人群,一个弯腰的女孩哭的满面流水。呀!这不是学校的H老师吗?我又定睛看了一眼,确实是她。赶紧放下自行车,上前去询问,她就是受伤者。
询问了基本情况,她已经通知了家人。我赶紧打了120急救电话,又通知了学校。没有外伤,她说从脚踝到腰部都疼的厉害。十几分钟后,家人和救护车都赶到。
明天和意外你真的不知道哪个先来,而且很多突出起来的时间让你猝不及防。春节时候就在筛选保险方案,看来是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
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喜爱夸夸其谈的人,我总会不怀好意。我妄想着有真才实学的人都有严格的自律和务实精神,但愿这只是我的偏见。办公室的氛围有点嘈杂,这让我不能安心完成,我希望这样的环境不要持续太久。
今天海外疫情已经发展四十多万,几乎是每天十多万的增长人数,史无前例的恐惧。
一直以来我心存希望的原因是中国给世界做出了榜样,我们的技术实力并不是最好的。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医疗基础设施上都是强过中国很多倍。所以,我有理由相信他们也能战胜这场疫情,只是时间的问题。
刚好,在群里看到张文宏在中国驻美大使馆的演讲要点:美国是一个科技实力和基础设施非常雄厚的国家,在硬件上完全有能力抵抗疫情的爆发。之所以目前发展这么迅速,可能和本国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关系,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不习惯戴口罩,即使在疫情期间也不舍弃正常社交活动。
所以呢,国家的文化和制度可能真的没有优劣之分。中国人听话,有时候会犯错,有时候也会救了自己。美国人自由,所以美国能成为一个创新的国度,在文化,技术和经济上一直引领全球。在面对这种疫情的时候,意识形态的自由化也会带来危害。
关于美国的自由,我还多说一点。昨天读了美国作家写的一部《这样写出好故事》的书,完全颠覆了我对写作的认知。在我的印象中,写作就是应该是以真实为基本基调的,包括教科书中也引导学生,写作必须抒发真情实感。
然而,在现实写作中大多数学生发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材料真是少之又少。而我们的作文题目和素材总是限制孩子在生活周围来撷取素材,我想这是孩子一提到写作就头疼的真正原因。
这本书是专门讲解如何写商业小说的,他把小说分为文学小说和商业小说,当然这种界限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只是商业小说始终要以目标群体的需求为指引,否则你的小说刚走到审稿人的眼前,就会被扔进垃圾桶。过了审稿人的关,他们的团队还会给你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做修正,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重新改写。
所以,商业小说的故事角色,情节和结构设定都是有一定的模式。你要写一篇受欢迎的小说,这些基本的素材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要成为一个小说家,你首先要学会有意识的在自己的小说中贯穿这些基本的商业元素。
关于角色的设计,其实就是写作者的角色代入。以前我总以为写作者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特色,那就是一部好的作品了。实际上,好的写作者要有多重的角色,你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之间完美自如的切换。而且,每一个角色都是那样逼真。
这让我想到学校里好的授课老师,他们在台上的感觉就是一个表演艺术家,时而通过声音变换,时而通过动作模仿,时而通过指挥号令,牢牢的抓住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好了,抓眼球这个词用在这里是再妥帖不过了的。
优秀的小说家正是以文字为载体,场景为烘托,以角色的矛盾和情节冲突牢牢抓住了观众的心。是的,在小说中,眼球只是观众眼睛里看到的,而打动读者的其实是他们内心想象力的扩充和思维各种角度的漂移。
然后是选材,如果才能在浩如烟海的生活里找到消费者喜爱的题材,而且,绝大多数的情节,结构,角色和素材都被作家们写的烂熟。熟读小说的人,读了前几页,可能已经知道后来的结局走向,这样的文章是会立马被枪毙的。
商业小说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到了精细分工,有套路化的操作步骤。所以,这位作家才会写出一本专门教人们写小说的专业书籍。
我真的是叹服美国这个过度,在每一个领域都可以做到如此的精细化分工。哪怕是在挖掘人类想象力方面,都可以和商业做到无缝链接。让每一个有志于在这个领域生存的作家,都可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能。所以美国每年才会出现这么多的畅销书,文化现象,成功的商业大片。难怪美国的文化产业如此强大茂盛。
好了,大概现在已是晚春季节,看到美国的强大也不必否定自己的优势。中国人起码已经暂时度过了河流,现在就看美国的表演了。美国商业文化的成功也给我们一个思路,中国人空灵的心境是否能创造出更优质的文化产品。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