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友之道

  人皆知,交益友,其利无穷,交损友,则后患无穷。然论及判别益损,鲜少不惘。以我之见,夫子所言是为至道,交友需友直,友谅,友多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友直则习其敬顺、忠诚,浩然正气长存心间,更有则是,正直之友重情义,是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至交。革新失败后,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人被贬至不毛,而刘禹锡谪于播州,更是非人所居。而柳宗元念及刘禹锡老母无人照顾,含泪请愿去播州。如柳子厚这般节义之友,实是不可多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若识人不善,交善柔之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表面则忠诚不二,然而一旦临小利,不过“仅如毛发比",不仅翻脸不认人,还落井下石,卑劣至极,叫人苦不堪言。

    择友,还须友谅,与之为友,则好礼、知德,人亦变得温良、仁爱,正所谓“毋友不如己者“,与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只会近墨者黑,自己也染上恶习。

    如此累类的反例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有如前段时间震惊娱乐圈的柯震东和房祖名吸毒事件,我并不清楚究竟是谁先引诱谁,但无论是哪一个,其人品也不见得好。若真是正经之人也无法厮混到一起去。这倒有些类似于《红楼梦》中的薛蟠,府中只有纨绔子弟多喜与他来往,若是正经君子,是不屑与之来往的。

    当然,择友除友直、友凉,若还交的朋友是见识多广,有着渊博学识的,自然再好不过,刘禹锡的《陋室铭》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博学多闻的人相来往,见贤思齐,自己也会敏而求之,不知疲厌,这样相互促进,皆有所长,何不美哉?

   然而这友多闻,还只附加于前两者之上,择友的重中之重,是观其品性,恭、宽、信、敏、惠之人为上选,若有才无德,则快快远之。

      西洋作家薄伽丘认为“友谊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在人生的漫漫长道上,我们需要有朋友的陪伴,择益友,必然一路繁花似锦。

       愿诸君可受益于我之拙见,广交益友。

2016.4.2晚

木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