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想争第一的诗人,不是好诗人。
是个诗人,都想在诗的国度中打遍天下无敌手。天下第一,如同“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屠龙刀般,诱惑极大。连业余诗人黄巢,都想争抢这个头衔。
2.
那一年,秋风习习,菊花压枝头。淡淡的菊花香,刺激了黄巢的嗅觉,也催生了他的才情,一首《题菊花》钻入了他的脑海: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据说,黄巢创作这首诗时,年仅5岁,比骆宾王写“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时候,还小两岁呢。
如此有才,考取功名想必不难。然而,幸运女神没有敲黄巢家的门,他落榜了。
名落孙山的黄巢,独自徘徊在长安朱雀大街上。他漫无目的地走着,忽然瞥到了一丛丛菊花。郁闷水逝,豪情顿生,他挥毫写下了《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那股睥睨天下的王霸之气,如同喷发的火山岩浆一般溢出纸面。
如果黄巢算诗人,他一定是诗坛里最威风的。他实现了当年“写过的诗、吹过的牛”。他后来真的率军踏破长安,并登基称帝,国号“大齐”。
诗坛上,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以及写“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崔护,官都当得不小。但他俩官职再高,也不过是节度使,而黄巢是当过皇帝的。
然而,黄巢若想凭这首《不第后赋菊》独步诗坛,绝对是妄想。毕竟诗坛看重的是文学价值,而非功名尘土。
3.
谁是诗坛第一呢?口中高呼“是我是我就是我”的杜审言跳了出来。
杜审言跻身于初唐「文章四友」之列,而且坐的是头把交椅。他有一首得意之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王勃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跟杜审言的这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王勃,就是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才子。王勃与杜审言,到底是谁借鉴了谁?
杜审言本人也相当自负,他恃才傲物,经常爆出雷人语录:“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吾之书跡,合得王羲之北面。”意思是,屈原、宋玉的文采不如他,而王羲之的书法不如他。
呵呵,杜审言是大文人,但他同样是个大妄人。在“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大唐,他的功力远远达不到独孤求败。
4.
杜审言的孙子倒是有希望问鼎第一。杜审言的孙子,叫杜甫。
杜甫是勤奋型的大高手,他自己也承认这点,因为“读书破万卷”,所以“下笔如有神”。
当然,杜甫也绝对是天赋极高的,否则,他也做不到七岁就“开口咏凤凰”,二十八九岁就写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除了天赋和勤奋,杜甫还是一位现实主义诗人,他能够从阅历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灵感。他的“三吏三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非虚构作品,记录了社会的黑暗和朝廷的腐朽。
这也是他诗作最有价值的元素。
那么,杜甫的巅峰之作是哪首呢?明代学者胡应麟认为是《登高》。胡应麟评价这首诗: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迟暮之年的杜甫,在重阳节那天登高,有感而发,创作此诗。这时,杜甫的创作功力已经炉火纯青,他又历经沧桑、国家动乱和宦海浮沉,胸中块垒化作了才情,喷薄而出,如“不尽长江滚滚来”。
5.
杜甫是勤奋型的大高手,李白则是天纵之才。
有时,他会化身大侠,手持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有时,他会化身攀登者,征服“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有时,他会化身追星族,写“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为idol疯狂打call;
有时,他伫立船头,写诗赠予“正在岸上走”的粉丝,“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有时,他一掷千金,“五花马”、“千金裘”统统拿去换美酒;
有时,他感概英雄无用武之地,“拔剑四顾心茫然”;
有时,他会以45度角仰望星空,低头时,忆起了故乡;
有时,他奉旨填词,写“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有时,他行走在冬夜的冷风中,绣口一吐,便是“燕山雪花大如席”;
有时,他会产生淡淡的忧伤,“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有时,他感到孤独,只能与大自然聊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金句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以上诗句,句句超神。倘若谁能写出其中一句,就能在诗坛占有一席之地了,而李白一个人就贡献了这么多首神作。李白能持续创作超一流的诗句,绝不是仅凭勤奋、积累或推敲,更多的是凭天赋。
6.
李白和杜甫,谁是第一?
这个问题,几乎是无解的。古往今来,大咖们见仁见智,看法不一。欧阳修更欣赏李白,而元稹、王安石、苏辙似乎站在杜甫那一边。
唐诗的江湖中,杜甫堪比内力深厚的少林掌门方证大师。李白像风清扬,或者说,李白更像风清扬那“放荡不羁爱自由”的高徒——令狐冲。
7.
武侠的江湖,总有一些低调的大神。唐诗的江湖,也不例外。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亦不详。如果不是因为《全唐诗》收录了他的两首诗,他或许真的消泯在历史长河中了。
他的两首诗,一首叫《代答闺梦还》,另一首叫《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全唐”,闻一多高度评价它: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没错,张若虚是诗坛巨人,后世有不少大牛,站在他的肩膀上。
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从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获得灵感;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从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获得灵感;
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是从张若虚的“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获得灵感。
崔颢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从张若虚的“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获得灵感。
……
尽管张若虚的名气不及李白、张九龄和崔颢,但后几位倘若遇到张若虚,是需要喊一声“宗师”的。
8.
是否可以说张若虚是诗坛的独孤求败呢?恐怕也不能。
即便是力挺张若虚的闻一多,也说过“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在闻一多眼里,张若虚、陈子昂这对cp,好比“北乔峰、南慕容”,他俩是“绝代双骄”。
况且张若虚仅留下一首神作,而李白、杜甫、王维、李贺、李商隐等,却有不少精品。评判嘛,要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
文无第一。其实啊,不仅在诗坛,无论在哪个领域,总是“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
虚心一点儿,总是没错的。
— END —
主要参考资料:
1、胡应麒《诗薮》
2、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