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吃烤脑花。“倪儿要求道,相比我而言,除了冰凌凌,她极少会主动提出去吃某种食物。
“烤脑花?”我皱了皱眉头,虽然自己看不见,但脸上肯定有一种嫌弃的表情。
烤脑花是川渝地区的一道传统小吃,原料是猪脑子,拌上辣椒末、花椒粉及其他佐料烤制而成。这是一道属于“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的食物,喜欢的人说:“就像咬了一口芝士奶酪,软软的在嘴里化开,还带着酱料的咸鲜、小米辣的刺激、鱼腥草的异香。”还有人夸赞:“气味醇厚,入口绵软,香而不腻,油而不肥。”不喜欢的人当然说不出具体的味道,只能说:太恶心了。倪儿是前者,而我则是后者。有人把它比喻成榴莲卤煮豆汁儿之类的吃食,但我却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榴莲卤煮豆汁儿只是由异味引起的不适合恶心;而脑花则是由联想引起的恶心,至于是不是有异味并不重要。
“中国人不是说吃哪补哪吗?吃猪脑子,难道想变成猪脑子那样聪明吗?”我带着淡淡的恶趣味挪喻着。倪儿不为所动:“我想吃一次。”
重庆最有名的烤脑花店像是叫“九村烤脑花”。打开地图,叫这个名字的店密密麻麻,有很多家。人们都说最最正宗的是位于江北的那家。不过白天实在走的太累了,已经没有精力再跑那么远的路,便在解放碑附近的一条好吃街上找了一家同样叫“九村烤脑花”的店。
烤脑花是放在一个像飞机餐那样的便餐盒里的,盒子上面盖着锡纸,周边有灼烤产生的黑色。揭开锡纸,盒里的东西看上去黑乎乎的,看不出食物的模样来,更是让我不由自主地向后让了让。
我没有去碰那团黑乎乎的东西,去点了些鸡翅、排骨、牛肉、软骨的烧烤,再叫了一瓶冰凉凉的啤酒。有关烤脑花,都是倪儿描述的:
“刚端上来,便觉得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黑乎乎的,而不是白白的。直到用调羹划开黑色的表面,这才露出白色。”
“是雪白的吗?”我问道。
“也不是雪白的。”
“那么味道呢?有异味吗?像芝士吗?”我一连串地追问。
“没有什么异味,软软的,也不油腻,不像芝士。”停了下,倪儿又补充说“就是太小了。两口就吃没了,还没尝出味道来呢。”
“看看,”我心说,“跟豆汁之类的不一样吧。事实上可能挺好吃的,但就是感到恶心。”
走在解放碑附近灯光璀璨的街道上,又看到一家街边的“九村”。这家店明显比我们去的要热闹,门口还排着一条不短的队伍。重庆人还真是喜欢吃脑花。
“哎,有没有注意到,重庆人很喜欢花的。”我突然问倪儿
“什么?”显然她没有反应过来,一脸茫然。
我笑了:“蹄膀叫蹄花,豆腐脑叫豆花,还有脑子叫脑花。不知道还有没有我们没有注意的其他的食物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