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强大对手不可轻率行事——实战
用兵打仗时,如果要面对的是一支实力雄厚之师,最佳的对策是,切勿轻举妄动,要严密防守戒备,令对手不敢轻易犯我。
《孙子兵法》早就说过:“时而备之。”刘伯温又对这一论断进行发挥:“凡与敌战,若敌人势实,我当严兵已备之,则敌人必不轻动。”
三国时,刘备拜关羽为前将军,驻守江陵。关羽自恃勇猛无敌,于是留下部分兵马守公安、南郡,防备孙权,自己率主力攻打樊城。
曹操派于禁率兵解救樊城。哪知刚还逢天下大雨,汗水泛滥,于禁所率诸兵皆被淹。关羽乘势大破其军,降于禁,斩庞德,一时威震华夏。
对于关羽来说,打了个大胜仗。但对于曹操,却元气未伤,实力未减。
从长远来看,可以说是关羽一次大失策。他的兵马滞留在樊城与曹军作战,而江陵一带兵力空虚。曹操抓住这时机,离间孙刘之间关系,最后吴军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
从兵法上说,关羽攻樊,违反了“实而备之”的重大原则。南面的孙权,背面的曹操,均势力雄厚,不可等闲视之。关羽本应谨慎戒备,令曹孙两方,不敢心生歹念,方为上策。
然而关羽毕竟勇有余,,谋不足,三足鼎立之势,因他在江陵、荆州一带的失手而一时倾向不利于刘蜀。
因而凡是用兵、处世、为人,都必须对所面临的形势作通盘的估计,判明情势虚实,才可展开行动。不要轻率行事,反被对手乘虚击其破绽,导致全局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