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想必每个人都能耳熟能详。
电视剧、电影、动画、音乐剧,一次次演绎;歌曲、戏曲、小提琴协奏曲,一次次传唱……
它已铭刻在我们灵魂深处,感染力无处不在。
甚至在花丛中看到一双蹁跹的蝴蝶,我们也会满怀欣喜与感动地叹道:梁祝!
人们早已认定,坚贞的爱情就是那个模样。
但如果问起,故事起源于何时,它的雏形是何事,恐怕没几人清楚。
须知详情,先来读诗:
华山畿
南朝·佚名
华山畿,华山畿。
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
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没错,这就是梁祝最初的版本。初读到“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时,小编发了半天的呆。
你若爱怜我,就把棺木打开,允我随你而去。
“生不同衾,死当同穴”,多么壮美、震撼。
这首诗的背后也有故事,民间流传两个版本。
简洁版保存在《古今乐录》中,大意是这样的:南朝时有一读书人,从华山畿(今丹徒)到云阳(今丹阳)的途中,对一女子一见钟情,由于“悦之无因”,遂忧思而死。求不得,放不下,便遗言葬在华山边,那个离心上人近的地方。后来,送葬队伍路过华山,走到女子家门前,拉棺木的牛再也不肯前行。女子出门看到,几乎没有悲伤,只唱着这支歌,走向棺木。棺木应声而来,女子跳入,不再出来。人们将他俩合葬,名坟茔曰“神女冢”。
丰富版记录在《诚斋杂记》中,前面大致相同,说仕子(读书人)病后,告诉其母原委。母亲心疼儿子,亲自前往华山寻访女子。女子听后,感动不已,偷偷脱下蔽膝(遮盖大腿至膝部的服饰)交与仕子母亲,教她置于仕子的卧席下,如此可保仕子无恙。果然,读书人渐渐好转。一天,忽然发现女子的蔽膝,不知为何竟“吞食而死”,遗言“葬时车载,从华山度”。牛车拉至女子门前,不肯前行。女子出门平静地说声“等一会”,便进屋沐浴梳洗,后唱着这支歌,跳到棺木中。家人无论如何拍打都无法打开,只得将其合葬,“呼曰神女冢”。
当然,这个悲剧似乎不太符合中国人大团圆的观念,所以有了以下的圆满版本:女子入棺后,深情拥抱男子,男子遂复活,两家人高兴不已,为他们举行了婚礼。像西方童话故事中的王子公主一样,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总之,在人们的丰富完善中,故事烟火气息更加浓厚,结局也更趋向“浪漫化”——他们有了各自的名字,从相识到许婚,从分离到重逢,从婚姻未果到殉情,他们终于化为一对彩蝶,双双飞离尘世,永世不分开。
回过头来再来看这首《华山畿》。
华山,一般认为不是指五岳中的西岳华山,而是指江苏句容境内的华山。“畿”的本义是国都四周的广大地区,“华山畿”大概就是华山山边之意。
前两句采用乐府民歌常用的反复(复沓)形式,宜于歌唱,利于抒发强烈的感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仕子爱得简单壮烈。
“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女子爱得坚决。你已为我而死,我又岂能独活?她甚至都没有见过他,却心甘情愿为之殉情。多么干脆,至情至性!
这世间有太多痴情的女子,为了爱情宁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娥皇女英投水而逝,虞姬舞剑自刎,绿珠坠楼而死,关盼盼绝食而亡……
“男人痴,一时迷;女子痴,没药医。”
假如先去的是女子,那些男人是否也会坚决赴死呢?
很难想象,“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从一个男子口中唱出,会是什么样子。
清初一位出家才女所写的夏词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今天,来首不一样的诗,你能接下去吗?